1 / 15
文档名称:

幼儿园实习总结与听课记录.docx

格式:docx   大小:5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园实习总结与听课记录.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2/4/24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园实习总结与听课记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实****br/>材料及成绩评定表
专业 班级
实****生姓名
实****学校
实****时间
教育见****记录一

课 题
绘本阅读《猴子学样》

原任课教师教游戏法
教学用具
红点、黄点、数字卡片,叮当猫玩具,9的减法题卡,相关课件或小图片
。师生一起玩“拍手”游戏

师:小朋友我问你,9能分成几和几?
幼:X老师我告诉你,9能分成6和3等
2.
用智力闯关的游戏形式,引导复****9以内的加法,学****9以内的减法
(1)教师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参与闯关活动的兴趣。
(2)教师利用课件或小图片为幼儿设置第一关的情境,水塘里有 6
只鳄鱼爸爸,3只鳄鱼妈妈。鼓励幼儿大胆提出与数学有关的
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设置第二关的情境,请幼儿动手操作,摆出
7个红点卡片
和2个黄点卡片,并摆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设置第三关的情境,出示9的其它分合式,请幼儿根据分
合式摆出9以内的其余的减法算式。
)教师鼓励全体幼儿闯关成功,出示叮当猫玩具及叮当猫带来的
9以内的减法题卡,答对的幼儿即可得到叮当猫小粘贴。
3.
教师指导幼儿巩固9以内的减法运算练****br/>4.
教师板书数字9的书写方法,引导幼儿练****br/>课堂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扁担和板凳
课日1
原任课教师签字
魏阳阳
教学目
的要求
.学说绕口令,练****发清“板凳”“扁担” “绑”等易混淆的音
.乐意参与朗诵绕口令的活动,体验绕口令的乐趣
教学
重点难点
,练****发清“板凳”“扁担” “绑”等易混淆的音
课的类型
语后课
教学方法
练****法
教学用具
扁担和板凳的实物模型,绕口令词
,让幼儿自由的边玩边欣赏绕口令。
,感知绕口令的韵脚美。
过 (1)教师用扁担和板凳的实物模型朗诵绕口令,引导幼儿讨论:
程绕口令中扁担和板凳有什么不同?并出示字卡“板凳”“扁
担” “长” “宽工
(2 )教师有节奏的朗诵《扁担和板凳》绕口令
请幼儿说说图中的板凳与扁担放在了哪里?出示字卡 “绑”
.教师带领幼儿跟读绕口令,教师根据需要指导幼儿发清“板凳“扁
担…绑…长一宽”等音。
.鼓励幼儿自己朗读绕口令,开始时注意吐字清晰,根据幼儿掌握 的情况可以加快念绕口令的速度。
.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幼儿说绕口令。
.鼓励幼儿回家将绕口令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教学教案三
教学内容
坚持不懈的小乌龟
课日1
原任课教师签字
教学目
的要求
.理解、感受乌龟坚持不懈朝目标前进的精神
.能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
重点难点
认识重点字词:早晨、舒适、自言自语、行李、乌鸦、新娘、蜗牛、壁虎
课的类型
绘本阅读教学方法
、观察封面,引出故事主角
小朋友,你们了解乌龟吗?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猜一猜小乌龟这是
要去干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师生共读电子大图书,理解故事
.观察画面细节,引出故事。
看图书封二到第三页,教师出示字卡“早晨”、“舒适”、“行李”,
幼儿结合画面认识这三个词。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从图中读出陶陶做出参加狮王婚礼的决定, 并 付诸于行动的过程。
.经历第一次被嘲笑的遭遇,初步呈现小乌龟的决定。
小乌龟遇见了谁?蜘蛛为什么要大笑?
陶陶会放弃吗?它是怎么说的?教师出示字卡 “蜗牛”结合画面让 幼儿认识。
.经历雨天和烈日沙漠的考验,表明小乌龟坚持不懈的决心。
一路上,陶陶经历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描
述雨天、沙漠两幅画面,教师出示“壁虎”、“乌鸦”字卡,结合画
面让幼儿认识这两个词语。
一起演一演这只勇敢,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乌龟。
.经历走反方向的挫折,强化小乌龟坚持不懈的决心。
继续听故事,提问:陶陶犯了一个什么错误?还要不要去参加婚
礼?
.陶陶经过一片岩石沙漠时又遇到乌鸦,乌鸦告诉陶陶什么?陶陶是 怎么做到的?
.故事转折,体验惊喜和愿望实现的快乐。
观察画面,理解、体验陶陶参加到年轻狮王子婚礼的意外惊喜。
主题班会设计
班级
■班
时间
活动内容
感恩父母
教学 目的
1、通过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2、感恩父母,并把认识落实到行动当中
教师介绍本次班会的主持人
一、????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1、????????锹话引题
主持人:家是我们温暖的摇篮,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 一家人血脉相融,下面就请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