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人体解剖学.ppt

格式:ppt   大小:7,875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体解剖学.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4/24 文件大小:7.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体解剖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体解剖学
第1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一节 神经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一、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二、神经肌肉的跨膜电位
第2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一、神经和肌肉的兴膜的脂质而被动运输。
易化扩散: 一些亲水性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和带电荷的离子(K+、Na+、Ca2+等)不能透过细胞膜上的脂质双分子层,必须借助膜上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作为载体被动运输,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第16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17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18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二、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在膜高浓度侧载体选择性的与某物结合,引起构象发生变化,载体移向细胞膜低浓度一侧是,与结合物分离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瞬间是通道激活与失活,离子顺浓度梯度差移动
2、主动运输:物质透过细胞膜由低浓度的一侧运送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要消耗ATP的能量,如Na+—K+泵(图)。
第19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20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21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3、入胞与出胞作用
入胞作用(endocytosis): 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时,先与膜接触,经膜凹陷、包裹、脱离等进入细胞的过程,称之为入胞作用,包括吞噬作用(颗粒)和胞饮作用(液体)
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有一部分入胞作用过程中,外来的大分子团块首先被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质辨认而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称之为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
出胞作用(exocytosis): 指细胞内物质向膜外的转运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细胞废物的排出等,过程与出胞相反
第22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23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三、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机理
1、由本身带有离子通道的受体蛋白质进行跨膜信号传递
由化学门控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化学门控通道直接受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等化学物质的控制。如N型乙酰胆碱受体的通道由1、2、、、五个亚单位组成梅花状通道样结构,其中1、2与Ahh具有较高的特意性结合能力(图)
第24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由电压门控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电压门控通道受膜去极化水平的影响,当膜去极化达到一定水平时,载体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通道被打开,。目前发现的至少有3种Na+通道、5种K+通道、3种Ca2+通道。如Na+通道由质量大的亚单位、两个较小的1、2亚单位组成,其中亚单位包括4个结构类似的结构域,在膜中以螺旋形式存在,包绕成一个通道样结构(图)
第25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与G蛋白偶联进行信号传递
外界化学因子与受体结合(1)——激活与其耦联的G蛋白(2),G蛋白的-亚单位与其他两种亚单位分离,并结合GTP——作用于效应器酶(3)(如cAMP酶)——第二信使含量增加并发挥作用。
第26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27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3、原癌基因作为第三信号参 与跨膜信号传递
第二信使激活一类核蛋白(称之为第三信使,即刻早期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家族)——核蛋白与靶基因的特异序列结合——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
第28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29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30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三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一、静细电位与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第31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一、静细电位与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
1、静细电位及其机制
定义: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电荷变化
机制:K+离子外流
2、动作电位及其机制(图)
定义:细胞兴奋后存在于细胞膜两侧内正外负的电荷变化
机制:去极相:Na+离子内流
复极相: K+离子外流
后电位:复极后期发生的微小而缓慢的电位波动,包括负后电位( 细胞膜外K+离子排斥K+离子外流)和正后电位(Na+-K+泵,3 Na+,2K+ )
第32页,共6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
1)外向电流与电紧张电位(图)
内向电流与超级化:内向电流与细胞膜的内负外正方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