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腺 性 膀 胱 炎Cystitis Glandularis
精选ppt
膀胱粘膜
增殖性病变
增生
化生
移行上皮单纯性增生
移行上皮非典型增生
非角化(阴道上皮样)
角化(粘膜白斑)
鳞状上皮化生
无特征性。尿频71%,尿痛下腹会阴痛45%,排尿困难43%,肉眼血尿36%
镜下血尿(≥+)79%,尿路感染(WBC≥+)67%
抗感染治疗后尿中白细胞消失,镜下血尿及尿频仍持续存在的患者,膀胱镜检及活检常能发现早期腺性膀胱炎。
精选ppt
膀胱镜下腺性膀胱炎的分型(于惠元,张月明等,1983):
乳头状瘤样型
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
慢性炎症型
粘膜无显著改变型
1996年Young报道红润腺性膀胱炎(Florid Cystitis Glandularis),亦称为肠腺瘤样腺性膀胱炎,我们在近二年发现了3例。
精选ppt
精选ppt
四、诊断
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活检。红润腺性膀胱炎有时难以与腺癌区别。
区分方法:
腺癌肠腺上皮中含有恶性细胞
腺癌粘液池中有非典型细胞
腺癌浸润性更强
囊性与腺性膀胱炎的区别,除腺上皮有差异外,前者含细胞外粘蛋白,后者含有细胞内粘蛋白。
精选ppt
五、腺性膀胱炎的生物学意义
两种观点:
腺性膀胱炎为癌前病变,应密切观察、积极治疗。
为尿路上皮的正常变异现象,是尿路上皮形态学多变性的表现,无大的临床意义。
精选ppt
临床上存在的三种现象:
腺性膀胱炎,尤其是慢性炎症型和粘膜无显著改变型极为常见,~%
膀胱腺癌
转换癌:来自卵巢、前列腺、结肠,较原
发癌更常见(Bennett, 1984)
原发腺癌
脐尿管腺癌:1/3
化生腺癌:2/3
精选ppt
文献上有腺性膀胱炎(CG)转化为腺癌(Bladder Adenocarcinoma, BA)的报道,但多为广泛肠上皮化生型、乳头状瘤型,尤其是红润腺性膀胱炎。
精选ppt
Susmano, 1972(腺性膀胱炎15年后转变为腺癌)
72岁男性,有长期尿道狭窄病史。1953年膀胱镜检示膀胱颈后唇蕈形新生物,电切病检示腺性膀胱炎,1963年膀胱镜检示右后壁乳突状瘤样新生物,电切病检示肠腺瘤,1967年腺性膀胱炎面积扩大,病变广泛,开放切除及电灼术,病理:腺癌。1968年 全膀腺切除术。
精选ppt
Edwards 1972(CG→BA)
1964年TURP偶然发现腺性膀胱炎,每3-6月复查膀胱镜,不时发现三角区或前壁新生物,行活检及电灼,共8次。第9次复查见膀胱粘膜覆盖大量粘液,膀胱颈1cm大小表面溃疡新生物,病理报告,腺癌。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Bell 1971,广泛肠上皮化生腺性膀胱炎,2个病理学家分别诊断为肠腺瘤和腺癌
精选ppt
腺性膀胱炎患者易伴发TCC和磷状细胞癌
Bullock 1987:腺瘤样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三年发生膀胱未分化癌。
Delnay 1999:因瘫痪置尿管患者,镜检示角化型鳞状上皮化生,二月后复查活检为鳞癌。
Peter 1992:10~42%膀胱腺癌患者伴有CG。
武卫 1998:TCC并发CG3例
陈志强 2002:29例CG中2例合并TCC
精选ppt
移 行 上 皮
单纯
增生
CC
CG
慢性炎症型
粘膜无显著改变型
CG
乳突状瘤型
广泛肠上皮化生
腺瘤样型
腺 癌
1/3
2/3
→
脐尿管腺上皮
平均60年(Thomas,DG,1971)
20-30年以上
平均40-50年
(陈志强,2002)
平均65年
精选ppt
根据膀胱镜下表现对腺性膀胱炎进行分期有重要意义:
早期腺性膀胱炎:慢性炎症型,粘膜无显著改变型。
后期腺性膀胱炎:乳突状瘤样型,广泛肠上皮化生,腺瘤样型
早期腺性膀胱炎的存在,提示慢性刺激因素等致癌因素的存在,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尽量找到病因。
精选ppt
腺性膀胱炎与腺癌关系的基础研究
包括基因及产物研究,肿瘤免疫学研究,肿瘤标记物研究
有关腺性膀胱炎的基础研究资料远少于膀胱肿瘤研究。
精选ppt
Pantuck抗结肠上皮单克隆抗体研究:
腺性膀胱炎,腺癌,正常结肠上皮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