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PICC适应证与禁忌证
㈠PICC的优势
1、相对传统中心静脉穿刺〔CVC〕有更少的并发症。
2、相对其他短时间外周静脉导管有更长的留置和使用时间。
3、相对其他静脉导管更加节省医疗费用。
4、减少感染的风险。
5、不需要手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当通过大隐静脉穿刺时,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下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下腔静脉壁平行。如果要使用StatLockâ胶贴,,作为导管的长度。
3、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使病人处于最正确穿刺体位。注意体外测量永远不可能与体内静脉解部完全一致。
㈣PICC的穿刺方法:
1、直接穿刺:
⑴使用带有可撕裂鞘的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回血后放松止血带。
⑵保持可撕裂鞘不动,拔出穿刺针。注意:穿刺针拔出后不能再次插入鞘内,以减少鞘内血栓栓塞的时机。
⑶检查是否出现搏动的血液流出,验证没有穿入动脉。注意:流出的血液颜色并不是穿刺进入静脉的最可靠依据。
    2、使用Seldinger穿刺方法:
⑴确定静脉的位置。
⑵将穿刺针插入静脉并回抽。
⑶卸下注射器并检查有无搏动性血流,出现搏动性血流提示误穿刺入动脉。
⑷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静脉。
⑸推进导丝直到需要的深度。注意:导丝穿过针尖斜面后不能后退,以减少针尖割断或损伤导丝的危险。
⑹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注意:在退出穿刺针时,防止导丝脱出。
⑺将导丝尾部穿过扩张器和可撕裂鞘组合尖端。固定附近的皮肤,轻轻旋转并推动扩张器和可撕裂鞘进入血管直到足够的深度。扩张器可抽出一部分,以方便推动可撕裂鞘通过弯曲的血管。注意:直到可撕裂鞘被很好的放置在血管中,才可以完全的抽出扩张器,以防止损伤鞘的尖端。
⑻固定附近皮肤,轻轻旋转,推动扩张器外的可撕裂鞘进入血管。
⑼固定导管鞘,将导丝和扩张器一同退出。注意:不能把扩张器作为导管留置,否则有穿破血管壁的危险;不适当的暴力操作可能损坏导丝。
    ㈤PICC导管的放置
1、握住抗菌保护套的远端,推送PICC导管进入可撕裂鞘。随着推进操作保护套将与导管自动别离。
2、如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阻力,可以后退导管后边冲洗边推进。
3、在到达预定的插管长度之前5厘米处,停止插管。
4、后退可撕裂鞘,直至鞘退出穿刺点。
5、抓住鞘两边的拉片,向两侧拉开,直到可撕裂鞘全部被撕裂离开PICC导管。
6、推进导管到预定的留置位置。注意:当导管尖端大约到达预定部位时,让病人摆正体位,以降低导管尖端误入颈内静脉的可能性;成人:让病人把头转向插管的上肢方向,并将下颚贴在肩部。
7、用足够量的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以保证没有残留血液。
8、检查导管位置:用注射器通过导管抽取,直到可以看见血液。对于双腔导管而言,打开近端腔的帽并根据导管大小抽取血液。
9、把延长管连接到合适的接头管路上。不使用的管腔用肝素帽封好。
注意:该产品中有水止卡片,有可能被小孩或意识不清醒的成人拿去并误吸入气管。因此,术者在不使用水止卡片时应将其拿走。水止卡片在延长管上,用于更换肝素帽或输液导管时闭塞管腔。注意:为防止过高的压力损害延长管,在通过管腔输液之间应打开水止卡片。
㈥导管的固定:
1、插管完成后,有两种固定方式可以选择。根据导管在体外留置的长度,你可以使用固定在导管尾部的固定翼,也可以使用导管夹及其加固器。这两种固定方式都可以用锁定(StatLock)装置固定,以便将导管固定在病人的臂上。
2、这种反面有粘性的固定装置简化了最后的导管固定和伤口敷裹过程。
    3、导管夹及其加固器使你可以在尽可以靠近穿刺点的位置固定导管,使你可以保留兰色柔软尖端及其带来的种种好处。
4、用无菌敷料掩蔽穿刺点,弹力绷带包扎24小时。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一次。
5、建议在连通输液系统之前,在X线下对导管头部的位置进行定位。
㈦影响PICC导管流速的因素
1、病人的基本情况。
2、静脉壁的完整性。
3、静脉系统的阻力。
4、液体的渗透压。
5、导管的长度与内径。
6、注射泵的压力。
7、不适当的导管固定可导致导管打折影响流速。
    ㈧PICC导管的拔除
1、去除敷料。注意:为防止损伤导管,不要使用剪刀去除包扎。
2、将导管从固定胶贴上取下。
3、沿与皮肤平行的方向慢慢拔出导管。注意:为防止导管断裂,在拔管遇到阻力时不要使用暴力。遇到阻力时,可在局部加热20~30分钟,再沿平行皮肤的方向慢慢拔出导管。如果仍有阻力,照X光并通知医生。
4、在丢弃导管前,要测量和观察导管,以确定导管全部都被拔出了。
5、覆盖穿刺点。
 
四、PICC的护理
 
㈠操作后记录
1、导管型号。
2、导管长度与内径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