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螳螂捕蝉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螳螂捕蝉导学案.doc

上传人:nracyx 2022/4/2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螳螂捕蝉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0 螳螂捕蝉
课前热身:
首先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三句话——(出示三句话)
交流:我相信最聪明的孩子一定能读懂这三句话的弦外之音,说说看—-(指名说)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一起读——《螳螂捕蝉》。10 螳螂捕蝉
课前热身:
首先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三句话——(出示三句话)
交流:我相信最聪明的孩子一定能读懂这三句话的弦外之音,说说看—-(指名说)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一起读——《螳螂捕蝉》。
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假设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精品文档请下载)
(出示:春秋形势图)是啊,吴国一旦出兵攻打楚国,身后虎视眈眈的越国一定会乘虚而入。
3、面对如此不堪设想的后果,吴王仍然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二、活动一:读故事,悟道理。
过渡:可是,一个少年仅用一个故事就让固执的吴王改变了主意,那是怎样神奇的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也来读读这个故事.(精品文档请下载)
出示:活动一:读故事,悟道理.
别忘了给蝉、螳螂、黄雀配上画外音!
1。轻声读课文第9—12自然段,考虑:
①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分别在想些什么?
②联络第一自然段,想想吴王悟到了什么?
:讲一讲少年所讲的故事。
3。全班展示。
1、少年所讲的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示)
哪组来讲讲这个故事? (小组分角色讲,听,评,补充讲)
2、少年看起来是在讲一个故事,实际上只是为了跟吴王说一句话。这句话就是-———---
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害呢!)
一起说给吴王听。(齐读)
3、吴王听了—-(恍然大悟),
他悟到了什么?哪一组接着交流?
【相机板书】 眼前利益 身后隐患
攻打楚国 诸侯入侵
三、活动二:品词句,识少年.
过渡:这个道理少年懂,大臣们也明白啊,可吴王为什么偏偏只听信少年的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二,一起来探究一下。(精品文档请下载)
活动二:品词句,识少年。
1。默读2—8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少年的词句,读读、想想:少年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说?我读出了一个 的少年。(精品文档请下载)
在相应的词句旁做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注意朗读的表现力哦!】
(巡视提醒学生:只找描写少年的词句,批注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只写关键词)
哪一组来交流?(老师建议你们先读读找出的句子,然后说说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最后再谈谈理由)。
交流预设:
句1: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精品文档请下载)
(少年有足够的决心、耐心、恒心,坚持不懈,执着)。
想通过朗读把少年的那份坚决、执着读出来吗?
句2: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舍小家(自己),英勇、爱国……)
文中的两个句子都有“死”这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小结:看来,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我们只有抓住详细的语言环境才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