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docx

上传人:住在富人区的她 2022/4/24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 20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
【杨氏干涉实验】
杨格于1801年设法稳定两光源之相位差,首次做出可见光之干涉实验,并由此求出可见光波之波长。其方法是,使太阳光通(4)透镜在光疏介质的环境中放置有光密介质的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透镜成像作图利用三条特殊光线。成像规律1/u+1/v=1/f。线放大率m=像长/物长=|v|/u。说明①成像公式的符号法则——凸透镜焦距f取正,凹透镜焦距f取负;实像像距v取正,虚像像距v取负。②线放大率与焦距和物距有关。
(5)平行透明板光线经平行透明板时发生平行移动(侧移).侧移的大小与入射角、透明板厚度、折射率有关。

(1)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在。
(2)照相机是凸透镜成像在u>。
(3)幻灯机
(4)显微镜由短焦距的凸透镜作物镜,长焦距的透镜作目镜所组成。物体位于物镜焦点外很靠近焦点处,经物镜成实像于目镜焦点内很靠近焦点处。再经物镜在同侧形成一放大虚像(通常位于明视距离处)。
(5)望远镜由长焦距的凸透镜作物镜,辕焦距的〕透镜作目镜所组成。极远处至物镜的光可看成平行光,经物镜成中间像(倒立、缩小、实像)于物镜焦点外很靠近焦点处,恰位于目镜焦点内,再经目镜成虚像于极远处(或明视距离处)。
(6)眼睛等效于一变焦距照相机,正常人明视距约25厘米。明视距离小子25厘米的近视眼患者需配戴凹透镜做镜片的眼镜;明视距离大于25厘米的远视25者需配戴凸透镜做镜片的眼镜。
光的电磁知识点
一、电路
3 / 20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00毫安=1000000微安。
: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
②0~3安,。
电路知识点
一、电路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5 / 20
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