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通过做“音阅读。
[生答]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2.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4.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
次声波的特点:不易被吸收,传播距离远
[演示]观察声波的波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
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
[生]老师,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做做看
实验结论:
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况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想想议议]
[师]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 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组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