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导学案(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十三周 使用时间:十四周
主备人:陈洪莲
学习目的
知识目的: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
才能目的:开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知实际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导学案(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十三周 使用时间:十四周
主备人:陈洪莲
学习目的
知识目的: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
才能目的:开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历.
知识准备(8分钟)
解不等式:4X—7≤5(X—1)+3
求不等式10(X+4)+X≤84的正整数解
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25道题,竞赛规定:每道题答对得4分,答错或不答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得了85分,问:小明答对了几道题?
探究新知(15分钟)
(一)请看下面的问题:
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25道题,竞赛规定:每道题答对得4分,答错或不答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被评为优秀(85分或85分以上),小明可能答对了几道题?
,那么他答错或不答的共有( ),列出不等式
2。解这个不等式,得
3。所以,小明至少答对了 道题,由于共有25道题,因此他可能答对了 . 。 或 道题。
(二)阅读下面得问题:
小颖带了21元钱到商店买了2个笔记本和假设干支笔,每支笔4元,每个笔记本2。2元。请你算一算,小颖可能买了几支笔?
,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
,得
3。因为在这一问题中,n只能取 ,所以小颖可能买了 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