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13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4/25 文件大小:1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理篇
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本相关资料
第一章声现象
★乐音和音阶
,给人以美的享受,而 电锯锯木的声音、,声音可以分为两种:前一种 悦耳膜,没有痛感,特别适合儿 童使用。此外,还可以用噪声测温法来探测人体的病灶。
有源消声
通常所采用的二种降噪措施,即在声源处降噪、在传播过程中降噪及在人耳处降噪,都 是消极被动的。为了积极主动地消除噪声,人们发明了”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它的原理是: 所有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音,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噪声完全一 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相差180。),就可以将这噪声完全抵消掉。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 那抵消噪声的声音。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噪声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 相位倒过来。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以毒攻毒"。
★可怕的次声波
次声波又称作“亚声波”,它与地球及海洋、大气等的大规模活动有关,地震、核爆炸、 火箭起飞等都能产生次声波。所以建立次声波接收站,不仅可以探知几千千米远的核武器试 验和火箭发射,还能够预测破坏性很大的海啸、台风、地震等。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和人体主 要器官的固有频率十分接近,而且穿透力很强,当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就会产生共振,造成 损伤,由此人们又发明了次声波武器。
目前军事领域中应用的主要是次声波部分(即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和可闻声波相比,次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能量衰减缓慢,隐蔽性好,不易为敌人察觉,所以军事上常用次声波 接收装置来侦察敌情。
另一方面,次声波武器还可直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那么,它的杀伤原理是什么呢? 这里要涉及到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一共振。原来,次声武器是利用和人体器官固有频率 相近的次声波与人体器官发生共振,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以达到杀伤目的的。 次声武器大体可分为两类:(1) “神经型”次声武器。次声频率和人脑阿尔法节律(8-12Hz) 很接近,所以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便要刺激人的大脑,引起共振,对人的心理和意识产生一 定影响:轻者感觉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不安,导致头昏、恶心;严重时使人神经错乱, 癫狂不止,休克昏厥,丧失思维能力。(2) “器官型”次声武器。当次声波频率和人体内脏 器官的固有频率(4-18Hz)相近时,会引起人的五脏六腑产生强烈共振。轻者肌肉痉挛,全身 颤抖,呼吸困难;重者血管破裂,内脏损伤,甚至迅速死亡。次声武器的优点在于:①突袭 性。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二百多米,在水中传播更快,每秒可达1500m左右。 次声波是常人听不到、看不见的,故除了传播迅速之外,次声波又具有良好的隐蔽性。② 作用距离远。根据物理学原理,声波的频率越低,传播时介质对它的吸收就越小,波的传播 距离也越远。比如,炮弹产生的可闻声波,由于衰减快,在几千米外就听不到了,但它产生 的次声波,可达到
80km以外;而氢弹产生的次声波可绕地球传播好几圈,行程十几万千米。 故高强度的次声武器具有洲际作战能力。③穿透力强。传播介质对低频率的声波吸收较小, 故次声波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一般的可闻声波,一堵墙即可将其挡住,而实验表明,次声波 能穿透几十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因此,无论敌人是在掩体内躲藏,还是乘坐在坦克中,或深 海的潜艇里,都难以逃脱次声武器的袭击。④次声波在杀伤敌人的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不破坏对方的武器装备,可作为战利品,取而用之。
需指出的是,目前次声武器发出的次声波的强度和方向性等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所以 真正应用于战争的次声武器还不多见。
据说,第一台次声波发生器是由法国人在1972年发明的,它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损害5km 以外的人。发明者还得出结论:频率为7Hz的次声波可对人体造成致命的打击。有报道称, 美国在干预索马里期间已经试用过某些音响或声音武器的样品。这些武器可以使人的内脏发 生震动,把人震昏,使人感到恶心,甚至使肠子里的粪便液化,不断腹泻。
此外,超声波在军事上的应用也很多。
由于海水有良好的导电性,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很强,因而电磁雷达无法探测水下作战 目标(如潜水艇)的方位和距离。所谓超声波,是指高频率的机械波(频率大约在20kHz以上)。 它具有能流密度大,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等特点。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较快,而在固体、液 体中的衰减却很小,这正好与电磁波相反。这种情况下,超声波雷达一声纳,便可发挥巨 大的威力。
第二章光的反射
★最早测出光速的人
光学里有一个常数,即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 X105千米/秒,你知道 这个常数最早是怎样测出的吗?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用这架望远镜发 现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