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前赤壁赋优秀课件
第1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2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3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
苏洵 ,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赤壁赋
课文朗诵
第16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藉(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第17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点明了游赏的时间、人物、方式、地点。
第一段:
既望:过了望日。既,已经。望,农历小月十五日,
大月十六日。
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于赤壁下游)
(记事)
文言知识部分
第18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写景)
属(zhǔ):通“嘱”,劝酒。
少焉:不一会儿。
月出于东山之上:
(=月于东山之上出)
歌:名作动,朗诵
徘徊于斗牛之间:
(=于斗牛之间徘徊)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第19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抒怀)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往,去。 凌:越过。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古今异义)
茫然:古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浩浩乎:辽阔的样子。
遗世:脱离人世。
多么辽阔呀,像是驾风凌空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象超越尘世,独自存在,飞升入了仙境。
第20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一段:内容分析
?
描写月下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第21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作者月下泛舟游赤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景
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美
乐
游赤壁(事) 赏美景 (景) 生乐情(情)
第22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第二段:文言知识
扣:敲着
月光下的清波
逆流而下
悠远的样子
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常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
特殊句式: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
第23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 客有吹洞箫者
箫:
(hè):
(niǎo):
:歌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动词,唱
名词,歌声
(定语后置)
即“箫”。箫管上下直通,故称“洞箫”。
伴奏。
指洞箫声宛转悠扬。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泣:都是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第24页,共4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读第二段,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写作者的歌声时,同样流露着作者的“喜”,那么这个“喜”在本段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