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风险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
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2)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错误动作、不按规
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3)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环境与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
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
等)以及生物因素;
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
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管理。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
1)火灾和爆炸;
2)冲击和撞击;
3)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4)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5)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适宜度、重复性
工作等);
6)设备的腐蚀、缺陷;
7)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8)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危害识别应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服务可能
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影响,包括以往生产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
影响,丢失、废弃与处理活动等。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启动、关
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
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泄露、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而
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污染)。
评价风险和影响
评价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加以科学评价,确定最大
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
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
决定所识别的危害及影响发生的后果有多严重,重点考虑
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持续时
间以及对本公司形象的影响(参考附录 1),如同时涉及到两个方面,
以高分为准;
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重点考虑危害发
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有否控制措施(包
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附录 2);
评价风险。结合所辨别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
严重性,并决定其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可以容忍的风险(参考附录 3),
风险评价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L×S=1~3)
——可容忍的(R=4~8)
——中等的(R=9~12)
——重大风险(R=15~16)
——巨大风险(R=20~25)
注:R=L×S—危险性或风险度(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
S——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
对中等以上的风险进行汇总,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安全部。
安全部组织公司评价小组对各部门上交的危险源进行综合
分析,确定本公司范围内的重大及巨大的风险,编制重大风险清单下
发至各部门。
各部门建立各部门的风险清单。
风险控制
风险程度的大小是制定何种控制措施的依据,各部门应根
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见附录 4) 重大或巨大的风险是公司制定目标及隐患治理的基础及依
据,安全部应组织制定控制目标和制定控制计划(参考附录 4),采
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
发生。
各部门对评价的中等及以下的风险进行讨论并制定出风险
控制措施,并检查落实。
风险控制措施,一般采取以下四种对策:技术对策、教育
对策、管理对策、个体防护。
重大及巨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