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清明节为题的600字作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明节为题的600字作文.docx

上传人:mama1 2022/4/2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明节为题的600字作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明节为题的600字作文
清明节为题的600字作文1
古人云:“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似乎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然后将木板反手换一个方向,尽力向下一敲,可现实却不像我想象的那般顺当,清明果却没有掉下来,再敲击了几下,可还是文风不动。我起先烦躁了起来,拼尽全力向下一敲,那坚韧的清明果最终掉了下来。紧接着我的手法越来越娴熟,厨房里不停的传出“咚!咚……”的声响,过了两个小时左右,清明果最终大功告成啦。
大家将自己做好的清明果蒸好,放在餐桌上。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走了一个甜的清明果,张大嘴巴咬下了一大口,天哪!一咬都是芝麻和豆沙的飘香,热腾腾的白糖水从里面对外流出甜滋滋的,再加上软软糯糯带有艾草想起的外皮,那完备的结合,不同的味道汇聚在口中是我沉醉在其中无法自拔。没两下我就将一个清明果吃光了,整个大厅其乐融融都是清明果的香味。
转瞬间三天很快就要溜走,我恋恋不舍地离开老家,下一个清明节我还会早点来。
清明节为题的600字作文3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就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此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就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季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俗最早起源于《》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愿。杨柳就是春天的标记,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就是给人以蒸蒸而上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福。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似乎柳枝之随处可活。它就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妙祝福。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给予柳树种种感情,于就是借柳寄情便就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为题的600字作文4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日,就是清明节,天上下起了绵绵细雨。使路上的行人加快了脚步。
我和家人们去山上扫墓,来祭祖。山路曲曲折折的,我们也顺着曲曲折折的山路,到了墓碑前。
在墓碑前,爷爷奶奶拿出了一叠纸钱,用打火机一张一张地烧,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哀痛的心情。爸爸妈妈手捧鲜花,渐渐蹲了下来,把花儿放在碑前,然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