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语文答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whetyo 2022/4/26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答题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4
语文常规题型
一、标题的作用 ①表层含义 ②深层含义(比喻义)和中心有关
(时间、地点、人物、时间。。。)
2。表达……(要详细点出)的思想感情/突出……的主旨
(议论说明文一般适用)说明了( ) ,使读者(         )。

6
4、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和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5、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宜.
6、分析一句话
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议论文
7
一、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好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好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阐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根底上,抽取文章核心,根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二、分析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 (  ) ,这里所列举的……属于(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使……

三、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比照论证)
1、答复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结合语境,详细内容详细分析。
8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四、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答复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2、这种题目既考察联想才能,又考察语言表达才能,还考察把握分论点和中心论点关系的才能。

五、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
答复这样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原文的构造、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答复时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

记叙文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9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考虑;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考虑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比照: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比照、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提醒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