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清葡萄糖检测
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4、病理性低血糖
空腹低血糖:
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INS分泌过多
抗胰岛素分泌不足:升高血糖急速分泌减少
严重肝病: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
其他原因:长血清葡萄糖检测
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4、病理性低血糖
空腹低血糖:
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INS分泌过多
抗胰岛素分泌不足:升高血糖急速分泌减少
严重肝病: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
其他原因:长期营养不良,急性酒精中毒
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
餐后低血糖
因实行低血糖:胃切除、胃空肠吻合等饮食性反应性低血糖
功能性低血糖:II型糖尿病早期或糖耐量受损
药物性低血糖:INS、优降糖治疗后
孕前血糖检查咨询
1、有糖尿病史者
2、糖耐量减低者
3、糖尿病高危人群:
- 有糖尿病家族史 - 年龄>35岁
- 肥胖 - 胎死宫内
- 多囊卵巢综合症 - 有巨大儿分娩史
- 无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史
- 反复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分娩史
- 胎儿畸形史
糖尿病对孕妇、胎儿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原有病情加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
-出现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
-羊水过多发生风险增加
-酮症酸中毒
- 剖腹产率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新生儿以下风险增加
-自然流产
-早产
-胎儿生长受限
-围产儿死亡
-胎儿畸形
-巨大胎儿或大于胎龄儿,低血糖
-呼吸窘迫综合症、产伤、高胆红素血症等新生儿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mmol/L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 mmol/L
空腹葡萄糖耐量测试中,2小时血糖水平≥ mmol/L
三者其一即诊断糖尿病
注:空腹: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不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目的: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葡萄糖负荷试验主要用于诊断疑似糖尿病者
空腹血糖≥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mmol/L
要警惕“亚临床糖尿病”,建议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标本采集法
1. 试验前:前3天正常进食和活动,OGTT前应禁食8-14小时,停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2. 试验:75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400ml水中,空腹口服,5分钟内喝完,从喝第一口起计算时间,服糖前,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取血测血糖,同是留尿做尿糖定性
3. 血糖及时送检,即使分离血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参考值
—空腹血糖< mmol/L
—服糖后30分钟至1小时,- mmol/L;峰值< mmol/L
—服糖后2小时,血糖< mmol/L
—服糖后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尿糖各时间点均为阴性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临床意义
糖耐量异常见于
a. 糖尿病:空腹血糖> mmol/L,峰值> mmol/L,并尿糖阳性
2小时血糖仍≥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b. 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 mmol/L,峰值> mmol/L
- mmol/L 见于II型糖尿病、肥胖症、甲亢、库欣病等
c. 糖耐量增高: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上升不明显,2小时后仍处于低水平。见于胰岛β细胞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血糖检测
测定方法:
a. 葡萄糖氧化酶法:酶学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常规方法
b. 葡萄糖己糖激酶法:酶学方法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
原理:葡萄糖氧化酶法
血糖检测的影响因素
血糖检测如果不及时送检和分离血清,全血中的血细胞会酵解血清中的G加以利用,使血糖的检测结果偏低
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时,由于血清中还原性物质 (Vitc,谷胱甘肽、尿酸、胆红素等)竞争与过氧化氢(H2O2)反应,使反应生成的红色醌类化合物减少,检测结果偏低。
试剂避免与皮肤接触,缓冲液中含叠氨钠、酚试剂有毒
受饮食、取血部位及测定方法的影响
血糖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