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诗两首《小池》《池上》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两首《小池》《池上》教案.docx

上传人:平平库 2022/4/2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两首《小池》《池上》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古诗两首《小池》《池上》教案
主备人 主讲人 课题 主备时间 科目 《古诗两首》 语文 审核人 年级 总课时 一年级 2课时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望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好玩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老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闻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古诗奠定了根底。】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相识生字词。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留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挚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沟通。 预设: 采:留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留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 迹:分析构造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 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 ????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挚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当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 (学生各自练****朗读,并依据练****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留意音断气连,像教师这样,你们听—— 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好玩些呢?师示范拍手读。同学沟通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7.小结:同学们,刚刚你们载歌载舞、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好玩啊! 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根本的目标。在这里支配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到底好玩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沟通“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视察画面绽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妙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憧憬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芳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相机理解“莲蓬”。课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