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宋代官印研究
姓名:高慧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史
指导教师:陈峰
20100602
摘要——少府监和文思院。宋代主要的铸印机构北宋时为少府监,南宋时为文思院,西作坊官印是政府信用物之一种,随着政权的产生而产生。中国玺印产生于殷商时期,古代官印定制于秦朝。宋代官印制度承袭唐代,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备,并对以后各朝代官印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宋代官印在形质上和制度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形质方面:形体上,印面加大,穿孔消失。印面加大是中国古代官印沿袭发展的一个趋势;穿孔的摒弃则是由于从隋唐开始,官印转化为官署印不再由官员随身佩带,印钮随之变成短矩形的把手,便于使用。材质上,御宝有玉质、金质,百官印主要是铜质,也有木质。印文为严整规范的九叠篆。印背有时刻款识。在制度方面,宋代官印制度十分完备。主要体现在:首先,设置了专门的铸印机构也偶有铸印职能。其次,礼部负责官印的管理,并且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牌印制度和临时给印制度,同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盗用、伪造官印。九叠篆的出现,可以转动的圆印的发明,会子印的应用,都是宋代官印的创新。当前对宋代官印的研究较为薄弱。作者结合丰富的传统史料和实物资料,拟对宋代官印进行深入的研究。关键词宋代,官印,宝,印
甌甌甌....琖,.甌.,.瓼,.瑃籵;’’.—甋;
⋯臌⋯⋯黑熘孝怼萑:堑翟:芯可彰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指导下进位论文规范》,经我审阅已达到么叠主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审核书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其学位论文的撰写符合国家、学校及相关行业领域要求的学术规范,书写格式符合《西北大学研究生学本人声明:妒炕虿┦学位论文平,同煮进行评审。
学位论文作者繇知袭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堑:毽沙谀晟隆萑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相关数据库。·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指导教师思。≯:也
√獗尘绪论中国古代印章,是古器物的一种,是金石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现有的考古研究,中国古代玺印产生于殷商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之后,逐渐形成了玺印制度。中国古代官印是政府的取信凭证,是权力的象征,玺印的印文也是一种最可靠的文献资料。对古代官印的研究,有助于研究古代官制、国家行政机构的建置变迁、社会文化、地理沿革等。从出土及传世的大批古代玺印实物中,有很多官名、地名都是在现存史籍中没有记载的,或是与记载不符的,这些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能起到印证、补充、纠正传统文献的作用。从古代的金石学家到现今的研究者大多看重隋唐以前的印章,对宋代以及宋代以后的印章研究较少。宋代就有学者编成印谱,元代印谱数量更众,但是印谱大多只是将收集的玺印资料整理成册,并没有深入研究。古代学者一般认为唐宋以后的印章流于伪谬,不足为法。像明代文彭在《印章集说》中指出,“唐之印章因六朝作朱文日流于伪谬,多屈曲盘旋。宋承唐制,文愈支离,不宗古法,多尚谶巧,更其制度或方或圆,其文用斋堂馆阁等字,较之秦汉大相悖矣”。在现人的印章研究中,宋代官印研究一般都是放在官印综述中予以简单介绍,也没有深入研究;虽然也附有一些印文拓片,但是不全面且分散。宋代官印出土及传世的数量不多,不到两百枚,很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梳理。宋代官印形成了严正规范的风格;宋代官印制度规范严密。这些为以后朝代所继承,对后世官印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现状:综合现人对于宋代官印的研究,普遍认为宋代官印基本承袭隋唐。宋代官印包括宝、印、记,在外形与风格上与隋唐有所不同。从外形上看,宋代官印的印面加大,印钮为卡弋纽,印背有款识,印文曲折。在承袭唐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严正规范的风格。学界关于宋代官印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瞿中溶的《集古官印考》对其所收录的汉代以来的官印进行了考证,其中有宋代官选题意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印近四十枚,并且都加以考证,但是没有收录印文拓片。罗振玉的《隋唐以来官印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