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病毒性传染病
第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2)症状
初期1~2天低烧,
以后出皮疹
1天后转为水痘,奇痒
第2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3~4天后结痂
第3页,共2病毒性传染病
第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2)症状
初期1~2天低烧,
以后出皮疹
1天后转为水痘,奇痒
第2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3~4天后结痂
第3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3)护理
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
内衣、床单勤换
用炉甘石剂搽在皮肤上止痒,
疱症可涂龙胆剂使疱疹尽快干燥结痂。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
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
第4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1)病因:
有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经飞沫传播
冬、春两季多发
(2)症状
出疹时会出很多小红疙瘩,满身都出,最后会手心脚心也出,手心脚心出了就好了
初期有发热、咳嗽、流鼻涕、怕光流泪
2~3天后,在口腔两侧粘膜上有白色的小点,外周有红晕。
第5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6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出疹时热度更高、呕吐腹泻 持续3~5天
(3)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
注意眼部、鼻腔、口腔的清洁
出疹发烧时多喝开水
若高烧不退吃退烧药
出疹期间喝芦根水,促血液循环。
(4)预防
接种麻疹疫苗
注射丙种球蛋白
隔离消毒
第7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1)病因: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可通过飞沫传播,多发生于冬、春季。
(2)症状
发病初期发烧(39℃以下)、咳嗽、流鼻涕
出皮疹
(手心、脚心一般无皮疹)
很快消退
不留痕迹
第8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9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3)护理
发烧时卧床休息
多喝开水
(4)预防
注射风疹疫苗
第10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1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1)病因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通过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春两季。
(2)症状
发病急、发烧、畏寒、头痛、食欲不振
1~2天后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先一侧
有压痛
张口或咀嚼时腮部胀痛
吃硬、酸加重
4 ~ 5天肿胀消退。
第12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3)护理
多用盐水漱口
减轻咀嚼时的疼痛
吃流质、半流质的食物,
毛巾冷敷
外服清热解毒中药
将马齿苋、蒲公英、仙人掌
捣烂外敷
服板蓝根
(4)预防
将病儿或可疑病儿隔离
服板蓝根冲剂预防
第13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1)病因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经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末、春初。
(2)症状
发病急。初期有咽痛、头痛等。继而高烧、寒战
有的咳嗽、气促、气喘的肺炎症状。
嗜睡、惊厥
第14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3)护理
卧床休息、多喝水。饮食要有营养、易消化。
服药(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
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护理患儿后洗手
(4)预防
服板蓝根
第15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1)病因
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多发于夏、秋两季
(2)症状
发病急,发烧、头痛、嗜睡、喷射性呕吐
1~2天后体温可达40℃以上。
惊厥、神态不清昏睡
肢体瘫痪,
5 ~ 6天后体温下降,多于月内死亡
第16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少数病人活下不能说话、肢体瘫痪、智力减退
(3)预防
于流行前1~2月接种乙脑疫苗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子滋生地
防蚊、驱蚊。
第17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1)病因
由病毒引起,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
甲肝病毒存于病人粪便中,饮食传播,愈后良好
乙肝病毒存于病人血液、唾液、鼻涕、乳汁中
通过血液、血制品、共用针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第18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2)症状
甲肝有黄疸、或无黄疸
乙肝2~6月潜伏期,多无黄疸
黄疸型肝炎发病初期似感冒,
相继出现食欲减退
、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