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文学理论实践教学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学理论实践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2/24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理论实践教学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学理论实践教学研究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兴盛, 文学已逐步边缘化, 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理论也随着文学热的衰退而风光不再,“文学已死”“文学理论已死”的呼声不绝于耳。那个曾经属于文学的令人魂牵梦绕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说, 文学和文学理论尚存一息生机, 尚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话, 恐怕也只有在各大高校的中文系了。只有在这里, 人们才会谈论文学, 探讨文学理论, 通过文学去思考人的现实处境, 透过理论去反思自己真实的生命意义。但因受传统“学而优则仕”等急功近利读书思想的影响, 眼下人们把读书当成寻找工作的捷径, 于是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房地产……这些与现实、金钱密切相关的学科成为人们的新宠。文学及文学理论这样一些“无用”之学在高校自然也就受到冷落。高校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渐渐开始远离文学, 逃离文学理论。当然, 除此之外, 文学理论本身的艰深晦涩,高校文学理论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恐怕也难脱其咎。如何激活高校文学理论课堂教学, 绽放文学理论的魅力, 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注重文本细读,实施课堂互动,培养理论思维文本细读是 20 世纪英美新批评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批评策略,这是一种旨在排除以往文学研究关注作者生平、社会心理、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 只关注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所谓文本细读, 就是要求读者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 从细节着手, 发掘那些别人不太注意的细微的地方, 仔细揣摩、推敲诗歌语言与结构的独特之处,发现探究诗歌中所运用的隐喻、象征、悖论、反讽、含混等修辞方法所形成的单个或整体意象的深层含义。尽管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是针对诗歌赏析提出的, 但无疑对其他文学文本的阅读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新批评之后, 细读法成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阅读方式。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实践的细读法对于文论教学意义重大, 文论教学要摆脱以往理论与文学文本脱节的尴尬境地就必须注重经典文学文本的细读。这是拓展学生人生视野与思考的必要环节。众所周知, 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智慧的沉淀,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通过经典文本的细读,可内在地提升学生自我思考能力与怀疑精神, 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反思的能力, 即对文学文本与理论问题不再跟着权威评价、解读走, 而是以自己的阅读思考和人生体验去触摸文学, 走进理论, 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反思。通过文本细读, 学生才会有话说, 才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譬如, 在进行文学话语蕴藉属性教学时, 我们曾在课前布置学生找一篇自己喜欢的经典文本进行细读, 之后在课堂交流自己关于文学话语蕴藉属性的理解。有学生举到唐人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学生认为这首诗写友人的离别,不直接抒情,而是借渲染别离的氛围来暗示依依惜别之情, 含蓄蕴藉。恰恰是这种经典文本的细读, 使学生调动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用心灵感受作品, 与文本、作者、世界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形成自己独到的阅读感受, 产生对文学独到的看法。其对于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假如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不建立在对文学作品深刻领悟的基础上, 教学就会变成一种僵死的模式, 在扼杀文学理论自身生命力的同时,也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厌恶。事实也表明, 教师的讲述无论如何都无法取代学生在文学文本阅读中那些微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