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294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2/4/27 文件大小:2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技术标准
城市热力网设计标准
  2022-10-27 14: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热力网设计标准
Design code of 在采暖期或供冷期将热力网用阀门分隔成多个局部,由各个热源分别供热的运行方式。这种方式实质是多个单热源的供热系统分别运行。
多热源解列运行Separately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
采暖期或供冷期根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根本热源满负荷后,分隔出局部管网划归尖峰热源供热,并随气温变化,逐步扩大或缩小分隔出的管网范围,使根本热源在运行期间接近满负荷的运行方式。这种方式实质还是多个单热源的供热系统分别运行。
多热源联网运行 Pooled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
采暖期或供冷期根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根本热源满负荷后,尖峰热源投入与根本热源共同在热力网中供热的运行方式。根本热源在运行期间保持满负荷,尖峰热源承当随气温变化而增减的负荷。
最低供热量保证率 Minimum Heating Rate
保证事故工况下用户采暖设备不冻坏的最低供热量与设计供热量的比率。
符 号
A——建筑面积〔m2〕;
B——燃料耗量〔kg〕
b——单位产品耗标煤量〔kg/t或kg/件〕;
c——水的比热容[kJ/〔kg·℃〕];
D——生产平均耗汽量〔kg/h〕;
G——供热介质流量〔t/h〕;
h——焓〔kJ/kg〕;
K——建筑物通风热负荷系数;
N——采暖期天数;
Q——热〔冷〕负荷〔kW〕;
Qa——全年耗热量〔kJ,GJ〕;
q——热〔冷〕指标〔W/m2〕;
T——小时数〔h〕;
t1 ——热力网供水温度〔℃〕;
t2 ——热力网回水温度〔℃〕;
ta ——采暖期平均室外温度〔℃〕;
ti ——室内计算温度〔℃〕;
to ——室外计算温度〔℃〕;
tw ——生活热水设计温度〔℃〕;
two ——冷水计算温度〔℃〕;
W——产品年产量〔t或件〕;
η——效率;
θ1——用户采暖系统设计供水温度;
ψ——回水率。
3 耗 热 量
热负荷
热力网支线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宜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
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1 采暖热负荷
2 通风热负荷
3 空调热负荷
1〕空调冬季热负荷
2)空调夏季热负荷
4 生活热水热负荷
1)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
2)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
工业热负荷包括生产工艺热负荷、生活热负荷和工业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生产工艺热负荷的最大、最小、平均热负荷和凝结水回收率应采用生产工艺系统的实际数据,并应收集生产工艺系统不同季节的典型日〔周〕负荷曲线图。对各热用户提供的热负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时,应通过以下方法对由各热用户提供的热负荷数据分别进行平均热负荷的验算:
l 按年燃料耗量验算
1)全年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燃料耗量
2)全年生产燃料耗量
3)生产平均耗汽量
2 按产品单耗验算
当无工业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生活及生产工艺热负荷的设计资料时,对现有企业,应采用生产建筑和生产工艺的实际耗热数据,并考虑今后可能的变化;对规划建设的工业企业,可按不同行业工程估算指标中典型生产规模进行估算,也可按同类型、同地区企业的设计资料或实际耗热定额计算。
热力网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应取经核实后的各热用户最大热负荷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
计算热力网设计热负荷时,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按以下规定取用:
1 干线 应采用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
2 支线 当用户有足够容积的储水箱时,应采用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当用户无足够容积的储水箱时,应采用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最大热负荷叠加时应考虑同时使用系数。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力网,应开展非采暖期热负荷,包括制冷热负荷和季节性生产热负荷。
年耗热量
民用建筑的全年耗热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1 采暖全年耗热量
2 采暖期通风耗热量
3 空调采暖耗热量
4 供冷期制冷耗热量
5 生活热水全年耗热量
生产工艺热负荷的全年耗热量应根据年负荷曲线图计算。工业建筑的采暖、通风、。
蒸汽供热系统的用户热负荷与热源供热量平衡计算时,应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