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docx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2022/4/2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把含水层实际的边界性质、内部结构、渗透性能、水力特征和补给排泄等条件概化为便于进行数学与物理模拟的基本模式。
1)透水边界Permeableboundary
渗透性良好的含水层边界。
2)隔水边界Confi定为定水头边界。

地表水与地下水没有密切水力联系或河床渗透阻力较大时,仅仅是垂直入渗补给地下水,则应作为二类定流量补给边界。

c1隔水边界
如果断层本身不透水,或断层的另一盘是隔水层,则构成隔水边界。
c2流量边界
如果断裂带本身是导水的,计算区内为富含水层,区外为弱含水层时,则形成流量边界。
c3已知水头边界
如果断裂带本身是导水的,计算区内为导水性较弱的含水层,而区外为强导水的含水层时(这种情况,供水中少有,多出现在矿床疏干时),则可以定为定水头补给边界。
岩体或岩层接触边界
岩体或岩层接触边界,一般多属于隔水边界或流量边界。凡是流量边界,应测得边界处岩石的导水系数及边界内外的水头差,算出水力坡度,计算出补给量或流出量。
地下水的天然分水岭
地下水的天然分水岭,可以作为隔水边界,但应考虑开采后是否会导致位
置的
4/8

根据含水层组类型、结构、岩性等,确定层组的均质或非均质、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确定层组水流为稳定流或非稳定流、潜水或承压水。既存在越流又存在弱层释水的地区,要建立考虑弱透水层水运动的弱透水层模型。一个区
域含水层组可以概化成为一个单层模型,也可概化为一个含水层—弱透水层组越流模型,或概化为多个含水层—弱透水层组构成的多层模型。

b1含水介质条件
1)确定含水层类型,查明含水层在空间的分布形状。对承压水,可用顶底板等值线图或含水层等厚度图来表示;对潜水,则可用底板标高等值线图来表示;
2)查明含水层的导水性、储水性及主渗透方向的变化规律,用导水系数
T储水系数μ*
(或给水度μ)进行概化的均质分区,只要渗透性不大的地段,就可相对视为均质区;
(3)查明计算含水层与相邻含水层、隔水层的接触关系,是否有“天窗”、断层等沟通。如果为了取得某些详细准确的参数,需布置大量勘探、试验工作
而要花费昂贵的代价时,可考虑先有一个控制数值,再在识别模型时反求该参数。
b2含水介质概化
b2-1孔隙含水介质
(1)均质、非均质
如果在渗流场中,所有点都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则概化为均质含水层,否则概化为非
5/8
均质的;自然界中绝对均质的岩层是没有的,均质与非均质是相对的,视具体的研究目标而定。
(2)各向同性、各向异性
根据含水层透水性能和渗流方向的关系,可以概化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二类。如果渗流场中某一点的渗透系数不取决于方向,即不管渗流方向如何都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则介质是各向同性的,否则是各向异性的。
b2-2裂隙、岩溶含水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