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家庭教育专家分享给父母的88条家教建议(2022年).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教育专家分享给父母的88条家教建议(2022年).docx

上传人:1772186**** 2022/4/28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教育专家分享给父母的88条家教建议(2022年).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庭教育专家分享给父母的88条家教建议
(2022 年)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新学期已经开始。如何教育、培养孩子依然 是不少父母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们分享98条小建议, 希望能给教育路上困惑、焦虑的你。
一、学前教育做 好规划。不要因为作业、游戏等影响睡眠时间,让孩子自主合理安排时间; 其次定时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约定睡前十分钟熄灯,家长配合不做家务 不加班,以免发出声响。再次,家长监督孩子按时睡觉起床的****惯养成。 对于遵守约定的行为及时鼓励,对于不足进行提醒。最后,在学****阅读、 游戏、体育训练等过程中渗透时间观念。只有白天的各项活动进行有序, 才能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被挤压。
重视体育训练。首先,选择一项可以长期坚持的体育训练项目,比如 跑步、跳绳、篮球等,如果有固定的时间,比如清晨6点半准时快步走1000 米,晚上睡觉前仰卧起坐50个比速度,周末篮球场打半场篮球……长期的 坚持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持久性,固定的时间可以培养孩子的有序 性和安全感。
其次,体育训练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陪伴孩子,而是双赢。父亲因为 锻炼身体获得的精力充沛、体能增强,可以把这个感受告知孩子,引导孩 子观察和体会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这有助于长期的坚持下去和兴趣的 培养。
写作业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完成作业。更多的家长认为陪伴写作业是家 庭教育的主要活动。于是各种“花样”陪伴写作业,但是亲子关系也就是 从不当的陪写作业中有了裂痕的。在陪伴写作业之前父母主要管孩子作业 的负责人就要心里要有目标,有计划地行动。比如陪伴作业的时候,可以 把今天提高的目标写在纸上,今天是培养孩子哪个方面的能力的?通过什 么方式可以达到?达到之后怎么做才可以让孩子形成能力或者有持久性? 当我们的目标发生改变的时候,就不会把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比较不完的 成绩、推动不了的孩子学****主动性等变成焦虑积聚成脾气一发了之了。
关注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何谓阅读能力,简言之就是综合处理阅读 对象中所蕴含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汇总,迁移,理解,运 用等。首先,作为家长要有以身作则的决心,期待孩子爱阅读,自己也要 在回家以后脱离手机不离手的状态,拿起书来,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其次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养成阅读****惯,还要尝试在每次阅读结束, 同孩子一起梳理故事情节、提炼作品中心、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写作思路, 久而久之孩子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关注孩子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逻辑分析能力是拉开学生差距 的关键,而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们增加培养 的意识,见机行事。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多些层次性提问,不问“是” 或者“不是”,而是多问问“你怎么看”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孩 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急于让他说答案,而是让他多问几个为 什么,多想几种解决的方案,多几次对自己的否定,在问答中,孩子逐渐 厘清事物的内里逻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孩子在劳动当中对于 自己而言成就自己的能力,劳动的结果能够让其他人受益,在其他人的正 面反馈中可以成就自己。首先,鼓励孩子先在生活中做到自我管理劳动, 安排好自己的吃穿住行诸多杂事;再邀请他参与一定的家庭劳动,还可以 参与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再次,注意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和给予 肯定。要针对劳动这件事让孩子谈收获,比如:每天叠被子后,看着整整 齐齐的被褥心里什么感受呢?每天主动刷碗有什么收获呢?帮助别人提包 裹是什么感觉呢?让孩子体会到付出劳动的快乐。
关注孩子品格的养成。与其关注孩子学业水平的高低不如关注孩子 品格的养成。对于一个成长型的孩子来说,越挫越勇的品格和坚持不懈的 品格也是很宝贵的。也许孩子在低年级学****阶段鲜逢对手、一马平川,但 是他始终没有体会到失败的滋味,也没有从失败中攀爬上来的体验。如果 一个孩子体验了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重头再来,那么在他成年以后,做事 情就可以让父母放心了,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坎坷 多坎坷少的区别。当然,影响孩子成长的品格还有诸多,期待家长朋友们 把它们融入家庭教育中。
(二)建议二
要厚植孩子的家国情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爱国主义教育,也许 不能给我们带来眼下的金钱和荣誉,但它一定能给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民 族带到美好的未来。“不管我的事”“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我一个 人也改变不了什么”,这些心态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摒弃,因为一个个你、 一个个他、一个个我,加起来就是我们中国。
家庭教育,重心不是改变孩子,而是家长。有人说,一个人执着于改 变自己是神,执着于改变别人则是神经病。与外人交往如此,家庭教育又 何尝不是这样,家长变了,孩子也就跟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