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文档百货 2022/4/28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后****题及答案
1 绪论
1.生物化学探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探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构造、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肼加热发生肼解,反响中除C端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 在外,其他氨基酸都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物。
② 复原法:肽链C端氨基酸可用硼氢化锂复原成相应的α―氨基醇。肽链完全水解后,代表原来C―末端氨基酸的α―氨基醇,可用层析法加以鉴别。
③ 羧肽酶法:是一类肽链外切酶,专一的从肽链的C―末端起先逐个降解,释放出游离的氨基酸。被释放的氨基酸数目与种类随反响时间的而改变。依据释放的氨基酸量〔摩尔数〕与反响时间的关系,便可以知道该肽链的C―末端氨基酸序列。










2.%,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答:
〔1〕血红蛋白:

〔2的相对原子质量〕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101= 101 :
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
%:%=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 2 101Mr 最低
Mr 最低 1013 15900 15900

3.指出下面pH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
〔1〕胃蛋白酶〔pI 〕,在pH ;
〔2〕血清清蛋白〔pI 〕,在pH ;
〔3〕α-脂蛋白〔pI 〕,在pH ;










解答:〔1〕胃蛋白酶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2〕血清清蛋白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3〕α-脂蛋白pI >环境pH ,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α-脂蛋白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4.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分?
解答:蛋白质变性的概念:自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变更,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的本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严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构造不破坏。
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① 生物学活性消逝; ② 理化性质变更:溶解度下降,黏度增加,紫外汲取增加,侧链反响增加,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
蛋白质由于带有电荷和水膜,因此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体。假如在蛋白质溶液中参加适当的试剂,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了蛋白质的电荷,那么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沉淀机理: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外表的净电荷。
蛋白质的沉淀可以分为两类:
〔1〕可逆的沉淀:蛋白质的构造未发生显著的改变,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蛋白质仍能溶于原来的溶剂中,并保持自然性质。如盐析或低温下的乙醇〔或***〕短时间作用蛋白质。
〔2〕不行逆沉淀:蛋白质分子内部构造发生重大变更,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不再能溶于原溶剂。如加热引起蛋白质沉淀,与重金属或某些酸类的反响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旧存在,并不析出。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必须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经变性。
5.以下试剂和酶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的探究中:CNBr,异硫***酸苯酯,丹磺酰***,脲,6mol/L 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