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颅脑创伤诊疗指南
二、颅脑损伤急诊救治原则
(一)危重昏迷病人抢救及转运
遇到危重的昏迷病人,一定要及时就地抢救并迅速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创伤中心。如果病人合并复合伤特别是有大出血造成休克,第一步是抗休克治疗,即保持生命体征包括血压、显示她副鼻窦里有脑脊液和液平信号。这个提示她的脑脊液通过颅底骨折渗漏到上颌窦的位置。而且由于颅底骨折压迫神经,造成她的眼球活动障碍。可以看到她的右侧眼球固定在内收位,提示她的外展神经受到损伤。
(三)脑损伤
脑损伤主要包括
脑震荡
脑震荡是一种比较轻型的脑损伤
其诊断标准为:昏迷小于30分钟
查体时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CT无异常表现
腰穿取脑脊液化验呈阴性,即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
格拉斯哥评分在13到15分,属于轻型的颅脑损伤
对这种病的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卧床休息,不需要过多外科干预。
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临床表现比较多变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烦燥和不同程度的昏迷
各种定位症状
如CT上显示额叶的脑挫伤或双额的脑挫伤,病人会有一些精神症状
如出血量很大,会出现生命体征的改变
会有颅压增高的症状
会诱发癫痫
脑挫裂伤
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做腰穿会看到血性脑脊液
头颅CT扫描能够明确诊断
不强调一定要通过腰穿来诊断,因为在颅压增高情况下做腰穿有诱发脑疝的风险
严重脑挫裂伤昏迷的病人治疗原则
第一,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时间比较长的病人建议做气管切开
第二,重症监护,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和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
第三,动态头颅CT扫描。病人比较危重的情况下,生命体征有变化需随时复查头颅CT 。因为往往病人原来没有明显的血肿,但在几个小时或者24小时、72小时之内出现持续的脑内血肿。通过及时的动态CT扫描,发现新的血肿或原来血肿的增大,需随时进行急诊手术
严重脑挫裂伤昏迷的病人治疗原则
第四,防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或通过清除血肿等方法来降低颅内压以预防脑疝的形成
第五,外科手术治疗,用于难以控制的颅高压病人
第六,药物治疗,止血、抗感染、能量合剂等
第七,预防癫痫
严重脑挫裂伤昏迷的病人治疗原则
第八,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第九,脑保护药物的应用
十,控制高血糖、高热、维持酸碱平衡
十一,防治肺部、消化道等并发症。因为长期昏迷病人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消化道的应激性溃疡
十二,全身营养支持
十三,对昏迷时间比较长的病人,采取各种催醒方法;对后期遗留的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治疗。
两种比较特殊的脑损伤
第一种就是弥漫性轴索损伤,在早期单纯CT扫描时往往发现不了
表现是病人伤后立即昏迷,长时间不能苏醒
通过磁共振扫描能看到在脑白质区或者是脑干的弥漫性轴索损伤
能够见于车祸等由于剪切力和牵拉作用造成的损伤
两种比较特殊的脑损伤
第二种是下丘脑的损伤
早期表现出意识障碍,往往合并体温异常、持续高热甚至尿崩症等,没有其他部位的明显出血或损伤症状
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上需注意。即病人来后,有受伤后原发昏迷,但无明确的血肿或者挫伤。
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亦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
临床表现为伤后持的昏迷,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状态
生命体征改变,呼吸节律非常快,心率和血压异常,中枢性高热
眼征,瞳孔大小不一,形态多变且不规则,眼球偏斜或眼球分离
需行头颅CT扫描和MR扫描进行诊断
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
中脑损伤表现为瞳孔多变,眼球固定,四肢肌张力增高
桥脑损伤为双侧的针尖样瞳孔
延髓损伤表现为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如呼吸节律不规整,潮湿呼吸或呼吸停止,血压的搏动等
严重的脑干损伤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机辅助治疗,即人工呼吸
重症监护,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药物治疗,止血、抗感染、能量合剂等
全身支持疗法,预防各种并发症
控制高热、维持酸碱平衡
防治肺部、消化道等并发症
控制感染;营养支持
催醒及康复疗法
急性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医生在急诊手术中最常见的类型
根据时间分类:小于3个小时为特急性血肿;3天以内是急性血肿;3天到3周为亚急性血肿;超过3周是慢性血肿
按部位分类:从外到内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后颅洼血肿,多发血肿。后颅洼小脑或者脑干附近出血,处理起来会更特别一些,需单独提出来。
急性颅内血肿
急性颅内血肿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急性颅内血肿
最主要的是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还有生命体征变化,呼吸减慢、脉搏减慢、血压升高,即Cushing反应
需对血肿部位进行鉴别,特殊的部位有特殊的症状,如偏瘫、失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