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消化道出血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 普通外科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Sceond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王祎波
1页,共86页,星期二。
学 习 目 岛细胞瘤,非β细胞性。胃内存在顽固性溃疡导致出血。
16页,共86页,星期二。
1955年Zollinger-Ellison二氏首先报道;1956年Eiseman和Maynard正式命名为Z-E(卓-艾)综合征; 1960年Gregory从该综合征患者的胰腺肿瘤组织中分离出gastrin样物质,以后判定为gastrin,而将这一综合征称为胃泌素瘤(gastrinoma)。
17页,共86页,星期二。
3、Dieulafoy(杜氏)溃疡: ~2%。 1898年Dieulafory首先报道;多发生于胃体中、上部,溃疡浅而小,周围粘膜无显著病变;溃疡底部可见到小、细动脉显露,可突然大出血。其原因为异常粗大的动脉走行于粘膜下,因系动脉出血,出血突然、量大、常致休克。
18页,共86页,星期二。
胃体中上部后壁Dieulafoy溃疡
19页,共86页,星期二。
胃
底
杜
氏
溃
疡
20页,共86页,星期二。
杜
氏
溃
疡
出
血
21页,共86页,星期二。
4、消化道血管畸形 粘膜下血管瘤:海绵状、蜿蜒状。破裂:突发性大量出血,常致休克。
22页,共86页,星期二。
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与速度,还取决于患者出血前的全身状态。主要表现:
呕血和黑便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发热
氮质血症
贫血
23页,共86页,星期二。
呕血与黑便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幽门以上出血常有黑便和呕血,幽门以下出血常为黑粪。
出血量少而速度慢可仅见黑便
出血量大而速度快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24页,共86页,星期二。
黑便(melena)或称柏油样便(tarry stool) 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硫化物结合成硫化铁,并被细菌分解有恶臭。
25页,共86页,星期二。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常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失血速度快慢而异。当出血量超过l000ml且速度快者,可引起头昏、心悸、出汗、口渴、晕厥、脉搏细速、脉压变小、血压波动,如果不及时治疗,进而出现皮肤湿冷、花斑,患者精神萎靡或烦躁,重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26页,共86页,星期二。
发热
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 ,持续3-5天。原因可能为:
循环血容量减少,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失血性贫血
其他 如有无并发肺炎等。
27页,共86页,星期二。
氮质血症
肠性氮质血症 肠道中血液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血中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性氮质血症。
周围循环衰竭 周围循环衰竭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功能衰竭 休克时间过长导致肾功能衰竭。
28页,共86页,星期二。
贫血
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伴头晕、心悸。程度取决于失血量、出血前有无贫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态因素。
出血早期血象检查无变化;3—4小时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才出现贫血。
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如出血不止可持续升高。
29页,共86页,星期二。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
内镜检查
X线钡剂检查
其他方法
30页,共86页,星期二。
实验室检查
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肝功能、肾功能、大便隐血等,有助于估计失血量及有无活动性出血;判断治疗效果及协助病因诊断。
31页,共86页,星期二。
内镜检查
出血后24-48小时内紧急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出血部位获得病因诊断,同时对出血灶进行止血治疗。
32页,共86页,星期二。
食道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
33页,共86页,星期二。
十二指肠球溃疡 胃溃疡
34页,共86页,星期二。
Barrett食管炎 胃窦部溃疡性胃癌
35页,共86页,星期二。
X线钡剂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