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蒲松龄.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蒲松龄.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2/27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蒲松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蒲松龄传奇小说的蔚为大观, 始于唐。繁华落尽之后, 中国的文言小说自此陷入了长久的沉寂。而蒲松龄的出现, 如冰河下汹涌的暗流终于途经春天,彻底打破了这一格局。公元 1640 农历四月十六日破晓, 山东省淄川县蒲家庄的一户农家, 一阵响亮的啼哭声惊飞了漫漫长夜, 迎来了村头的第一缕曙光。晨曦中飞鸟的剪影和它身后旧梦初醒的柳枝, 共同见证了这一非同凡响的时刻。关于蒲松龄名字的由来,史上还有一个有趣的记载。据说早在蒲松龄出生前,其父有一次夜里梦见一个仙风道骨的出家人,将一贴膏药贴于其儿胸膛, 其父遂被惊醒。待儿出世, 便为其取名“松龄”,言“寿比南山不老松”之意, 希望其子一生安康。及至蒲松龄出生, 家道已经衰落, 其父只好将未遂之愿寄托在儿子身上, 关闭诸多视听,不遗余力地指导儿子读书。 19 岁时,蒲松龄便以府”县”道三个第一的佳绩考中秀才。幸运之神似乎就在不远处朝着这个身负众望的少年招手。然而, 之后三年一次的乡试, 却成了蒲松龄一生都不曾迈过的坎。直至 72 岁,他生命的晚秋,蒲松龄才博得岁贡的功名。一次次的志在必得, 换来岁岁年年的折戟沉沙。在这漫无边际的等待与清贫如水的黯淡人生里,为了维持生计, 41 岁的蒲松龄不得不做起家庭教师这一辛苦而又卑微的工作,直到 71 岁,方才撤帐回家。科举考试制度对于蒲松龄来说,是一根难以攀爬的藤蔓。即使倾其一生, 也只能望其项背。同行者及尾随者们蜂拥而来, 又从身边呼啸而过, 渐渐沐浴在功成名就的阳光里。而蒲松龄, 独自滞留根部, 和万千失落者一起, 被覆盖在那片硕大的浓荫下, 艰难地呼吸。然而,蒲松龄就是蒲松龄。即使一次次跌入万丈深渊,也决不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声声叹息和一次次抱怨里。他在一次次困惑与尴尬之后绝地而起, 用一支饱含激情与热泪的巨笔, 将满腔的悲愤与困苦,化作不朽的传奇篇章。蒲松龄从三十多岁开始,便坚持《聊斋志异》的创作与加工。半袋烟, 一壶茶, 往往换来一段段离奇曲折抑或缠绵悱恻的故事。夜深人静的时候, 那些鬼魅花妖, 便舞动在聊斋闪烁的烛光里, 纠缠于蒲松龄醒来睡去的梦里。她们让蒲松龄凄凉而又孤寂的灵魂渐趋饱满而有厚度,温暖而又明亮。四十多年的笔耕不辍,一部《聊斋志异》为世人勾画了一幅幅气势磅礴的人生画卷, 构建了一个瑰丽奇特”异彩纷呈的精神家园。那里有蒲松龄终生不得亦不死的梦, 有蒲松龄人生城堡中所有的真善美,亦真亦幻,永生不灭。《叶生》中的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穷其半生,困于科场, 最后郁郁而终。但他不死的魂魄一直苦苦追随着自己生前的知己, 县令丁称鹤, 无数个日夜的寒窗苦读, 一次次高进榜首直至进士及第。当他春风得意马蹄疾, 怀着欲”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欣喜回归故里时, 却惊飞了妻儿残守的梦境。”你已死去多年!”惊慌失措的爱妻颤抖着望着眉眼间洋溢着喜悦之情的叶生。叶生方悟自己已然死去多时, 是那颗不甘就此泯灭的灵魂一路支撑着自己苦苦狂奔, 直达梦中的彼岸。彼岸终于花开,回首方知是梦。枕边,是残留的泪痕。在蒲松龄构建的人生城堡里,万物皆有情。有着人性最灿烂夺目的真善美, 洋溢着唯美的浪漫气息。无论鬼狐还是花妖, 她们都能置封建礼法于不顾, 夜扣书斋和心爱的穷酸书生幽会。她们热烈而又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丝毫没有世俗婚姻中门当户对的观念和嫌贫爱富的庸俗想法。她们对于恋爱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