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第 2 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该组课文专题为“壮丽的祖国山河〞。课文主旨是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结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和本文特点,我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精心设计导语。
本文是写景课文,我就把导语的风格定为“风景游览〞,引领学生进入特定情境,激发欣喜、赞赏之情。 (映示“中国地图〞)在距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有一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像颗颗明珠洒落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那就是神秘而美丽的西沙群岛。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游览——(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关注语言段式。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第4自然段先总写鱼成群结队穿来穿去,显得很多,再连用四个“有的〞及比喻的手法分述鱼的各种形态,突出“好看极了〞,最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鱼多得数不清:“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样的段式构思缜密精巧,是学生写作的极好范例,教学时,我们应重点关注,才能带着学生真正走进课文的意境中去。我们可以这样引导:
(映示第4自然段内容)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鱼很多呢?
第 4 页
在学生答复后,教师映示海底世界鱼儿畅游的视频,配上悦耳欢快的乐曲,将学生一下子带入鱼的乐园。让学生边观察边仿说: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在学生仿说以后,我们可以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句式:“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提问:“在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吗?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学生感悟到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西沙群岛“富饶〞这一特点后,追问:“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示某个地方某样东西很多么?〞从而开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三、注重“以读悟情〞,努力强化文章的感情色彩。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所以,首先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诵,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在整个地学习过程中,“读〞贯穿了全课时的始终,采用个别读、齐读、默读、配音乐配画面读、互相听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文中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