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教学策略丛谈之四
一、造型教学
美术的基本特征是运用一定的技法对特定的材料进行处理加工,改变其结构、外观、质感和视觉、触觉效果,完成造型,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或者满足特殊的功能目的。造型教学是美术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在整个美术学习所占比例非常之大。
绘画、雕塑与设计、工艺是造型类教学的基本内容,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技法的学习与运用。技法教学的主要过程是:认知技法要点、进行技法练习与形成连贯性、运用技法进行创作。造型教学的基本策略是:
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范围。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阅读、观摩、实
际体验,丰富阅历和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唤醒和激活学生所积累的经验。实施这一策略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影像、图像,以及提示、讨论等手段和方法,扩大学生的关注范围,开启记忆,激发想象。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认知技法。学习技法的第一步是认知技法,包括认
知技法运用的程序、要点,这种关于如何运用程序、要点的知识,也即关于如何完成一件事情的知识被称为程序性知识。更为具体的方法是通过讲解、文字呈现、演示和示范等,认知技法的程序和要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状况,如果技术的程序比较复杂,可以采取将步骤加以分解,学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地模仿。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让全部学生步骤和方法正确,教师需要认真检查学生完成的状况,及时纠正错误,引导掌握操作的要领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之前复述方法、步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让他们加深印象,明确方法和步骤。
明确每次技法学习的目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完成后进行积极的反馈。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明确目标,所以进行技法练习时,应该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性。在每次学习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这节课或者这个单元会学习什么技法,到达什么程度和要求。如果技法比较复杂,应该将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分阶段分任务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反馈,纠正不正确的行为和方法,对正确的行为方法要给予肯定和表扬。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目标的认识和把握。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努力使得学生的技法行为形成连贯性。在进行练习活动时,应尽量使技
法形成连贯性,可以说,没有连贯性就没有技法,因为任何一种技法都是由一系列的行为构成的,但学习却不能将复杂的行为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必须加以分解。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技法行为是连贯的,学习行为却必须是片段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在帮助学生掌握了片段的技法之后,进行连贯性的练习。在完成技法练习达成连贯性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来的认知信息,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法,将零碎的片段连接成完整的过程。当然,形成连贯性只是初级的阶段,形成自动化才是高级的阶段。形成自动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中小学的教学环境中,普遍地达到这样的效果可能比较困难。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少数学生由于爱好、兴趣、师资以及投入的课外时间更多可能达到自动化阶段。
二、知识教学
任何学科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且越是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就越完备。美术学科也是如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美术知识也羽翼渐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美术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也是美术教学策略应该考虑的方面。知识类的教学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事实性的知识,一个是概念性的知识。
事实性的知识需要知道事物的名称(概念),或者说将名称(概念)与事实相联系。在美术学科中,能够在情景中判断红色、黄色、绿色,或者油画、中国画,甚至中国画中的工笔、写意等,就属于具有了事实性的知识。
概念性知识则需要知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一个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关系。从更高的层面上看,概念性知识还涉及对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知识体系的认识。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解释什么是中国画、油画,应该说他在一定的程度上掌握了概念性的知识。无可否认,概念是我们进行思考和交流的工具,自然也是我们思考和交流美术创作和欣赏的工具,对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体系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我们提升美术学习的质量。但从非专业性的角度考虑,中小学生对事实性的知识只需要知道,或者说能够在情景中判断事实即可,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让他们记住定义或者对一些现象、事实进行界定。因为过于强调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会使得美术学习与其他以理论和概念见长的学科拉不开距离,难以体现学科特色,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概念的学习应该保持在最低的不影响思考和交流的层面。在进行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时,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