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谈我们为什么要写歌词.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我们为什么要写歌词.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7/2/28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我们为什么要写歌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我们为什么要写歌词要来苏州开会, 来了就得说点什么。说什么呢? 在火车上想到这样一个话题, 觉得很有意思。十一号到了永联小镇, 感觉不像个村子, 倒像个规模不大, 但颇有品味的现代化城市, 十分喜欢、心情大好。于是在酒店里写下这样一个题目。我们为什么要写歌词呢? 大概都与爱好有关, 先开始是爱好, 写着写着就放不下了, 就开始讲究了, 成了事业, 甚至变成一生的追求。“爱好者”这个群体很大, 大到无法统计, 因为太大, 所以就没有什么层次, 平原多、少有高原, 高峰几乎没有。于是就会淘汰, 淘汰了其实是好事, 因为人家往往会在别的方面成就一番大事业。古代文人的写作大概与做官不顺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仕途不畅, 转而游走他乡, 舞文弄墨。而现在一些领导的写作大多数与“附庸风雅”有关系,俗话叫“显摆”。在这个世界上行走, 是需要手艺的。没手艺的人往往一生不自在, 因为他吃的是“嗟来之食”, 手艺太多则很难达到“精”的程度, 但必定是“聪明”之人。作家的手艺一般不会多, 大多数人除了写作再无别的能耐, 因此只能一心一意地写下去, 废寝忘食, 发呆、发痴、发魔。我写歌词与爱好、与工作都有关系。早年在延安歌舞团拉小提琴, 提琴拉不出个名堂, 所以大量的时间读书、写诗。八十年代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甚至被当时的评论家与其他几位诗人一同称为陕北现代主义诗歌的先行者, 我们那帮人中的所谓叶赛宁。现在看来都是笑话。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后来进入音乐家协会,在《音乐天地》当了编辑, 写诗是不行了, 作曲得从头学起, 于是开始写歌词, 捎带着写点音乐评论, 其实就是随笔之类的东西。这样才能在单位站住脚,结果一写就是几十年。陕西那个地方历史很悠久, 《诗经》中的一大半事情都发生在那里;《史记》、汉赋、唐诗就诞生在那里; 当然还有老子讲《道德经》的楼观台; 有大慈恩寺、兴善寺等汉传佛教的六大祖庭; 还有“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的典故等等。如果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差不多三千年的中心就在这里。因此, 陕西的作家、艺术家总有一种负担, 就是希望把作品写得厚重一些, 历史感一些, 而这一类的作品往往与现实离得比较远, 读起来比较费力, 尤其是歌曲。简单上口的、时尚的作品我们似乎弄不来, 弄了也干不过北上广, 就如同衣服一样, 他们总是比我们更“潮”。然而为什么要追他们? 走自己的路不好吗? 虚名、金钱、假象会让艺术离真实越来越远。因此我想到了这么三个问题:一是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真的就不需要《延安颂》《黄河大合唱》这样的作品, 年青一代就靠什么《小苹果》《老鼠爱大米》滋养? 一味地追求“火”行吗? 有用吗? 别忘了在“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同时还有一句话:文艺作品有高原,少高峰。这个“高峰”是什么? 就是引领和高度。只揣摩什么能流行, 完全去迎合受众的喜好, 会不会使我们这个时代变得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让音乐变得平庸不堪? 如果歌曲都“口水了”,还要艺术家干什么? 还要高等院校干什么?“全民娱乐”“娱乐致死”是表面的歌舞升平掩盖着内里的翻江倒海。时至今日, 是该反思和检讨的时候了。二是当今的互联网很发达, 尤其是微信平台, 让创作者、发布者、阅读者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一方面这种发展活跃了大众的思维,缩短了人们心灵的距离; 极端的自由言论提升了民主意识, 甚至从一定意义上提升了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