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老城故事 现代灵感.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城故事 现代灵感.doc

上传人:玉柱儿 2022/4/3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城故事 现代灵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城故事 现代灵感
小 荷 拥有5000年制陶历史的宜兴丁蜀,正迎来“强镇扩权”的城市化发展新机遇。
位于沪、宁、杭三角中心的江苏宜兴素有“中国陶都”之称。辖下丁蜀镇,则是当地有名的一个古镇。据考证,丁蜀镇已有5000年的排列着错落的砖木阁楼,褐色的旧木门板,一条条已被磨损的青石板和屋宇窗柃间的堆砌陶砖瓷瓦……飘溢着一种别样的韵味。而就从这简陋的明清故居里,走出了不少大名鼎鼎的紫砂工艺大师。
蜀山南街的尽头,蜀山东南麓则是东坡书院,又称“东坡祠堂”、“蜀山书院”,是后人为纪念对当地经济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大文豪苏东坡而建造的。从东坡书院走出了不少的大人物,有“中国会计之父”潘序伦,数学家、教育家崔东伯,作曲家倪维德,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等。
相传苏东坡在丁蜀“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饮茶雅事一直被广为传诵。历史上,丁蜀镇西南山区便是著名的产茶圣地,当地的红茶因上供给唐朝皇帝饮用而谓之“唐贡茶”。而当地关于苏东坡“饮茶三绝”的佳话中,茶是唐贡茶,水是丁蜀的金沙泉,至于壶,则是苏东坡亲自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故又称“东坡壶”或“提苏”。
“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紫砂壶自诞生起,就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文人多有紫砂情结。据考证,明清两代,参与紫砂陶艺制作的诗人、学者、艺术家不下90人。听朋友说起,更有蜀山脚下曾遇到一卖菜老人,守着一把紫砂壶,配着白瓷杯,边抽烟,边饮茶,边卖菜……想想,真是古风****人。

文化、旅游打造经济强镇

近期,江苏省正在20个经济比较发达的镇开展“强镇扩权”的改革试点,通过设立“镇级市”(副县级),以打造一批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小城市,在功能上与现有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
据陈雪峰镇长介绍,丁蜀镇作为20个试点之一,将依托宜兴正在打造的以上海为龙头的沪宁经济带上一个承东启西的节点城市这一定位,抓住即将开通的宁杭高铁设立丁蜀站的机遇,充分发掘丁蜀的紫砂文化和旅游资源,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推动当地的城市化进程,打造成“上海的后花园”,一个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宜居城市。
对此,陈雪峰充满了自信。从地理位置上看,丁蜀镇位处江南水乡――宜兴市山区和水地的交界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根据规划,丁蜀镇的城区建设基本可以清晰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面的老城区,河汉密布,皆通太湖,历史上便是经济文化繁荣之地;北面及西南的新城区紧连天目山余脉,龙背山国家森林公园与“竹的海洋”、“洞府天地”、“茶的绿洲”等宜兴市南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景观融为一体。
除此之外,丁蜀镇幅员20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非常大;现有人口23万(正好介于小城市的10万人口和大城市100万人口之间),劳动力资源丰富。其中,从事紫砂产业的人口就有几万人,加上旅游开发带动的一大片农家乐经济,当地群众的消费能力普遍较高。为此,抓住宁杭高铁开通的机遇,“开门办事、广招贤才”,通过引进现代的设计理念,将站前区设计打造成为现代商贸集散中心,形成辐射效应,从而带动当地社会全面的跳跃式发展。
同时,充分整合老城区原有的紫砂文化资源,不断开发新城的土地资源,发展商业地产和住宅,迅速形成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