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自我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元评价中的运用探究.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我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元评价中的运用探究.doc

上传人:关羽 2022/4/3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我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元评价中的运用探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我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元评价中的运用探究
摘要: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负责的态度凸凸,而且图形很不美观,对比其他学生,他的确是不能加星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就在于教师没有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其实,教师在这个环节中采用添加星星这种自评方法正好体现美术新课标的评价精神,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前提是提供既符合美术课程学****特点又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评价工具。同时,添加星星的方法是很容易操作的。自我评价缺乏客观的统一标准,其主观性比较强,容易出现对成绩或问题估计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这是自我评价最为突出的缺点。因此,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关键是制定好评价的标准。如教师改成“图形的边线剪得流暢,形象生动可爱的请给自己添上一颗星”这样的表达,问题能迎刃而解。
镜头回放二:
当学生把图形剪好后,教师就讲:“选择合适的纸材装饰刚才的图形,看谁装饰的花纹美、色彩鲜艳。”
学生在桌面上选择各种各样的纸作为装饰图形。有的剪出一些几何形装饰图形,有的剪一些二方连续的简单图案装饰图形,有的在图形上剪出几种图案,学生运用的方法都比较多。
接着教师说:“认为自己的图形装饰的花纹美、色彩鲜艳,请为自己加上一颗星。”这次大约有85%的学生为自己添了星,没有出现学生随意加星的现象。
观察与评析:
同一种评价方法,不同的环节收到了不同的效果,这次达到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目的。这个活动其实也是对旧知识的一种巩固。对刚才剪出来的图形进行装饰是前一课《节日的小彩旗》学过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所以从作业的效果来看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都注意了色彩的对比,剪出来的花纹也比较美。这一环节,教师同样采用了活动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自评,同样采用添星的方法,但效果就截然不同。有一位学生,担任小组长的角色,她看见一位同学的图形装饰得较差,却为自己加了一颗星,于是她马上把那位同学的星星收起。那位同学立即质问那位小组长,于是那位小组长就说:“老师说图形装饰得花纹美、色彩鲜艳才能为自己加星,你的图形色彩太单调了,而且花纹也不美观,你的图形没有达到加星的标准,所以不能为自己加星。”一旦有了评价标准,学生就有依据去监督其他同学是否达到标准。所以自我评价不但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鉴定,还能让其他同学对自己进行监督。
镜头回放三:
在完成吊饰的制作后,教师让学生每人在桌面上拿起一份评价表并讲述评价表的填写要求(见表1)。
教师说:“在获星情况栏上用打√表示,在获星总数中填上整节课获星的数量,获得3颗星以上则在真棒上打√,获得2颗星则在较好上打√,获得1颗星则在加油上打√,填好交给组长。”
观察与评析:
因为在整节课中,出现学生自己添加星星的活动一共有四次,所以教师设计了四行的评价内容。教师大约统计了一下,有75%的学生把自己评为真棒,有20%的学生评自己为较好,只有5%的学生评自己为加油。从评价的结果看,这次评价达到了教师设计目的,其中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是有信心的,这一点已达到了自我评价的目的。评价表的使用在这节课中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从这一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