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行测逻辑填空技巧:语素分析来解题
还在为了不知道备考知识点而烦恼,还在为了面对题目没有解答思路而懊恼?不用找了!看这里,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逻辑填空技巧:语素分析来解题”,持续关注可以通过表示顺承关系的标志词来进行判定。这些标志词分为两类,一种是表示明确的时间顺序,例如:“公元21年”,“公元27年”等;另一种是事理的顺承,常见标志如“首先、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等。做题过程中,对于顺承文段,应先通过首句确定论述对象是什么,然后对题干进行归纳,进而概括主旨。
。大约2000年以前,中国的古人就开始养殖银鲫。作为食物和观赏鱼。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突变和人工选择使银鲫身上出现了橙、红、黄等颜色,改变了其沉闷乏味的形象,也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多姿多彩的金鱼。17世纪的时候,金鱼传到欧洲,并于19世纪50年代传到美国。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答案】A。
解析:首先观察问法,这段话主要介绍了金鱼,然后观察材料,材料中出现了“大约2000年前,随着时间推移,17世纪,19世纪50年代”等表时间类的标志词,可以判定为顺承结构。本题中主要介绍了金鱼具体演化的过程,所以符合的为选项A。
,先用计算机解出描述天气演变的方程组,“算”出未来天气。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气象卫星等资料,再根据经验的积累,作出未来3~5天的具体天气预报。每天上午8点,中央气象台联网各地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把大家的预报意见汇总后,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报结论。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 我国“未来天气”预报是怎样作出的
B. 中央气象台用高科技的手段观测天气
C. 人工分析预报在天气预报中无可代替
D. 天气预报是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A。
解析:根据“先用”、“再根据”、“汇总后”等标志词可以判定出来该文段为顺承文段,由首句确定描述对象为天气预报。首先,计算机“算” ;然后,天气预报员分析资料,根据经验作出预报意见;最后,通过联网会商,由首席预报员作出预报结论。文段主要介绍了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结论的制作过程,对此概括最准确的为A项。
省考行测考试中有一个专项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该专项下有一种题型叫做语句排序题,简单说就是题干给出5-6个句子,然后要求考生将这些句子进行排序,形成一段通顺的话。很多同学对于这一种题型感到十分的棘手,认为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很多情况下是越理越乱,从而正确率无法保证。其实这种题目并没有那么复杂,掌握方法也可以做得又快又对。下面小编通过两道例题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1.①西汉时期的扬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这个观念深入人心
②明代汤显祖写的《牡丹亭》里面,柳梦梅则透过自画像上的题字风格来想象杜丽娘的灵心慧性
③元代王实甫的戏曲《西厢记》中,张君瑞曾通过书信的字迹揣摩崔莺莺的心态
④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字迹就是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