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9
文档名称:

吉兰雷综合征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843KB   页数:1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吉兰雷综合征课件.ppt

上传人:小可爱 2022/4/30 文件大小:1.8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吉兰雷综合征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吉兰雷综合征课件
Guillain-Barre Sydrome(GBS,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的临床综合征,包括: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AIDP)
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SAN)
急性运动轴索性多神根神经同程度的肿胀、染色质溶解,其程度取决于轴索损害的程度及部位,如轴索的变性靠近神经细胞,甚至可引起该细胞的死亡,此时可见到胶质细胞丛集,标志着该区域神经细胞体的分解。
后角细胞的改变较前角细胞为轻而少见。严重的轴索变性患者,肌肉的病理改变可表现为神经原性肌萎缩。
[临床表现]
16—25岁为发病的第一个高峰,45—60岁为第二个高峰,此高峰的出现提示内源性触发因素有随年龄增加的危险。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40%在第1周、50%在第2周、80%在第3周、90%的第4周达高峰(Dowling1987),以后逐渐好转。
暴发型者可在48—72h达高峰。少部分病人起病2月后仍有持续或阶梯性加重,称为慢性GBS。
1、前驱症状 80%病人病前8周、多数2周内有持续数日的上呼吸道、胃肠道或其它部位感染的病史,可出现鼻塞、流涕、发热、关节痛、肌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咽喉炎、支气管炎等表现,部分病人在手术后或免疫接种后发病。
2、运动症状 肢体对称性、弛缓性无力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乏力可从近端或远端开始,也可同时受累,但多数从下肢开始,逐渐发展到上肢,乏力的程度重不一,轻者可以行走,重者四肢完全瘫痪及呼吸肌麻痹。
随肢体无力的加重,出现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少数病人起病1周后才出现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此时很易误诊。
如对称性肢体无力二周内从下肢上升到躯干、上肢或累及脑神经称为Landry上升性麻痹。
脑神经常受累,50%-60%为双侧面瘫,其次为眼外肌、咽喉肌麻痹,少数情况下病变可局限于脑神经(多发性脑神经病),20%有呼吸肌麻痹。
3、感觉症状 感觉症状不象运动症状那样突出,多数表现为肢体远端的烧灼感、刺痛、麻木,对称性、逐渐向近端蔓延,到腕部及踝部即不再进展。
客观性感觉障碍很少见,也可有痛触觉减退。检查时呈现手套、袜套样分布,大约15%的病人早期有振动觉和位置觉障碍,可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50%的病人在疾病初期有下肢和肩部的酸痛,可在乏力1周前出现,疼痛类似剧烈运动后的肌酸痛,夜间加重,常伴有血中磷酸肌酸激酶的升高,提示有某种程度的肌坏死。
4、自主神经症状 很常见,%,但大多数很轻,少数病人较重,可导致病人猝死。
自主神经障碍一般发生在第2-4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几天到几月),主要表现为心脏、血压、泌汗、泌尿生殖、肠和胆囊以及周围血管的功能紊乱。最常见的为心脏损伤,可出现心运过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或停搏,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或高尖等。
血压持续性或波动性升高、降低都可见到,最常见的血压异常是直立性低血血,初期可仅有直立性头昏,以后可能出现晕厥。
尿潴留、失禁或便秘是最常见的括约肌功能障碍(与腹肌力弱不相称),可持续数天或数周,随肌力改善而好转。胆囊收缩异常、麻痹性肠梗阻、出汗减少或消失,Horner综合征,体温调节障碍,胃扩张等自主神经损伤的表现都能见到。亦常见到发作性、一过性的副交感神经机能亢进,如脸红、胸腹部压迫感、全身发热等。
5、其它 10%的病人可出现病理征,少数病人有不能用力弱和感觉障碍来解释的肢体共济失调,其原因可能与受累肌梭传入异常有关。偶有视神经乳头水肿。病人出现嗜睡可能与呼吸衰竭导致低氧血症有关。
[实验室检查]
CSF蛋白增高的最高峰时间约在发病后的4-6周,认为是神经根病变后根袖吸收障碍的结果。
脑脊液中的寡克隆区带并不全来自血液,至少部分球蛋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功能细胞活动的结果。20%的病例在整个病程中,蛋白含量保持正常。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作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特征之一,少数病例细胞数可达(20-30)×106/L,主要为T细胞。
周围血象可有中度多核细胞增加或核左移,血沉可能中度增快。大多患者血中能检测出针对GMI等神经节苷脂、P2蛋白和髓鞘相关糖蛋白等的自身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
50%以上的严重病例可出现心电图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及T波改变最常见。QRS波的电压增高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神经传导速度和EMG
F波的改变常常代表神经近端或神经根的损害,在GBS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传导速度与髓鞘的关系密切,波幅更多地代表轴索的损害。
约20%患者可以始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