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道家与李白的诗风.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家与李白的诗风.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2/4/30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家与李白的诗风.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道家与李白的诗风
唐朝统治者以老子自居,极力抬高道教的地位。道教与佛教 不同,佛教强调人们要忍受今生的痛苦,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 而道教则不然,它宣扬人要看重今世的享受,强调及时行乐,追 求长生不老,因此迎合了统治者的口味,在唐代兴盛一时虔诚,颇具仙风 道骨。
李白不少诗歌虽充满仙风道气,但充满浓重的浪漫主义色 彩。他的诗取材于神话,传说,传奇,想象大胆奇特。代价重旷 达,崇飘逸,讲玄奥,常以奇思妙想引人入胜。在崇道所带来的 的自由空气里,李白洒脱狂放的个性得以张扬,神奇丰富的想
象力得以驰骋。他用道家的思想关照万物的意象,所以其诗多为 虚空。他最爱选择高大、雄奇、深远而又瑰丽的景象,借助“驰
落天下的想象力”,常常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寄李十耳白二十韵》)李白爱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如“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用大胆的夸张来夸大 愁的结果。“燕山雪花大如席”,极力夸大雪之大。“我且为君 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 想象奇特,丰富,常人不可不。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把人 间和天堂仙境结合在一起,意境奇妙虚幻,用鬼斧神工的大笔一 挥而就,表达他那激动、奔放坦诚、热烈而千变万化的内心世界, 使其感情得以尽情宣泄。
李白的诗浑成自在,气韵天成,自有一种飘逸的风度,如“噫 之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君不 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如雪。”感慨破空而来,令人叹服。
老子的“清净无为”、“公成身退”,庄子的“自然人性” 对历史知识分子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李白身上就是
“隐世”和“济世”的矛盾。李白少有鸿鹄之志,而且相当自信, 自以为是盛世里能辅佐君王的天下少有的奇才,李白对***的向
往不亚于其他文人,但他与众不同,他对当时的科举求仕不屑一 顾,不苟同一般的仕夫文人,一步一步往上爬。李白到处漫游, 广交天下豪杰之士。他狂妄张扬,希望凭自己的声誉和才能,脱 颖而出,担当大任。李白时而隐居,时而咋上层社会和文人之间 周旋,希望为自己投身政治制造影响,想走一条“中南捷径”。
据《旧唐书》传“天宝处,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担保中。” 固然李白的隐居与老庄的不同,
带着一定的目的,但是毕竟是在 老庄的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 李白特别赞同老庄的“功遂身退天 下之道”的观点,认同这种激流勇进的精神,“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只是李白万万没想到,他的仕途并没有他想 象中的那么顺利,他的一腔豪情只是一厢情愿, 到最后还得化成 一盆冷水。***失意,使李白鄙弃世俗,渴望离开尘世产生隐居 遁世的理想。在《宣州谢眺楼》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 发弄扁舟。”
道家与道教重视个体生命,即贵己重生。李白生于富门,他 父亲李客是一个商人,当时商人属于市民阶级,很自由的,走南 闯北,无拘无束。李白的这种生活造就了他自由奔放,不愿被世 俗羁绊的性格。基于他这种洒脱不羁的个性,他的诗自由豪放, 直抒胸臆,自然率直,大胆抒发自己的理想,对目前生活的不如 意,希望自己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尽情享受,及时行乐,无忧无 虑做个“酒中仙子”。在他的诗作中,透露出这种追求人生享受 的思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