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脉血气分析
2021/4/26
1
第一部份
血气分析基本知识及意义
2021/4/26
2
维持正常PH主要依靠四个方面的调节:
1、体液化学缓冲系统
* 碳酸氢盐-碳酸缓,AB) 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HCO3-值正常值 22~27 mmol/L平均值 24 mmol/L 动、静脉血HCO3-大致相等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3-<22mmol/L 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HCO3->27mmol/L 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2021/4/26
16
(standard bicarbonate,SB)在标准条件下 [PCO2 40mmHg、Hb完全饱和、温度37℃] 测得的HCO3-值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正常值 22~27 mmol/L 平均值 24 mmol/L 正常情况下AB=SB 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2021/4/26
17
(buffer base,BB) 体液中所用缓冲阴离子总和 包括HCO3-、Pr-、Hb- 血浆缓冲碱(BBp)=HCO3-+Pr-24+17 =41mmol/L 全血缓冲碱(BBb)=HCO3-+Pr-+Hb- =24+17+×15 = mmol/L 仅BB一项降低时,应考虑为贫血(Hb低)
2021/4/26
18
(base excess,BE) 它是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 正常范围±3 mmol/L 平均为0 BE正值时表示缓冲碱增加 BE负值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或缺失 (base defect,BD) 它是反映酸碱失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2021/4/26
19
(TCO2) 化学结合CO2量(24 mmol/L) 物理溶解的CO2量(×40=) 正常值=24+= mmol/L 其意义同HCO3-值-CP 是指血浆中呈化合状态的CO2量 理论上应与HCO3-大致相等 但因有NaCO3-等因素干扰 比HCO3-偏高 其意义同HCO3-值
2021/4/26
20
P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 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PaO2正常值 80~100 mmHg 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预计 PaO2值(mmHg) =102-×年龄(岁)±
PvO2正常值 40 mmHg
2021/4/26
21
PvO2受呼吸功能影响 循环功能影响 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人,当休克微循环障碍时,由于血液在毛细血管停留时间延长、组织利用氧增加,可出现PaO2正常,而PvO2明显降低。因此在判断呼吸功能时,一定要用PaO2,决不能用PvO2替代
2021/4/26
22
(SO2) 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的氧含量被全部血红蛋白能够结合的氧除得的百分率 动脉血氧饱和度以SaO2表示 正常范围为 95%~99%。 SaO2与PaO2间的关系即是氧离解曲 SaO2可直接测定所得 目前血气分析仪上所提供的SaO2是依PaO2和pH推算所得
2021/4/26
23
第三部分
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2021/4/26
24
主要介绍一下使用pH、PCO2、HCO3-指标的判断方法1. 判断酸碱失衡的四个步骤1)据pH、PaCO2、HCO3-变化判断原发因素2)据所判断的原发因素选用相关的代偿公式3)据实测HCO3-/PaCO2与相关公式所计算出的代偿区间相比,确定是单纯或混合酸碱失衡4) 高度怀疑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同时测电解质,计算AG 和潜在HCO3-,判断TABD
2021/4/26
25
、三推论规律1:HCO3- 、PaCO2 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推论1 :HCO3-/ 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推论2: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PaCO2 明显异常而PH 正常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规律2:原发失衡的变化 > 代偿变化;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