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初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haha 2022/5/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相识生物
一.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须要养分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凝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视察:把所要视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肯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楚。
整理:试验完毕,应当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 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心,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心,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假如是将视野中心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状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假如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假如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视察到的物像清楚,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整。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干脆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 仿照制作临时装片
:材料要薄而透亮;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开出现气泡。

视察洋葱表皮细胞:
(1)打算: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假如要视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须要染色)、吸

视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打算: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