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初中地理学习提纲(七上).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地理学习提纲(七上).doc

上传人:upcfxx 2022/5/1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地理学习提纲(七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地理学****提纲(七上)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运动
1、地球的真实形状:一个两极稍偏,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最先证实地球真实形状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精品文档请下载)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的大小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外表积:
3、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1天,地球自转带来的地理现象有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不同地点之间的时间差异(精品文档请下载)
(2)、地球的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1年,地球公转带来的地理现象有四季演变、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3)、地球公转的特殊地理现象(以北半球为例)
①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挪动到最北端——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同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挪动到最南端—-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S),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同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挪动到赤道即太阳直射赤道(0°),昼夜长短相等,赤道所穿过的地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4)、五带的划分
①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3。5°S—0°—23。5°N,有太阳直射,全年高温;无极昼极夜。
②北温带:°N—°N,没有太阳直射,温差大,四季清楚;无极昼极夜。(精品文档请下载)
③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23。5°S—66。5°S,没有太阳直射,温差大,四季清楚;无极昼极夜.(精品文档请下载)
④北寒带:°N—90°N,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少,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
⑤南寒带:°S-90°S,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少,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
地轴
(二)、地球仪 两极:南极和北极
经纬线
1、地轴:地球自转的轴(假想的轴)
2、两极:北极:地轴和球面上方的交点;南极:地轴和球面下方的交点。
3、经纬线及经纬度
(1)、纬线及纬度的划分
① 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外表,和赤道平行,垂直于地轴且环绕球面一周的圆.
② 纬线的特征:指示东西方向,形状是圆(即任何一条纬线都能自成一个纬线圈),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一样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③ 纬度的划分:规定赤道为0°纬线,由赤道向北向南各分为90°,赤道以北称“北纬"记作“N”,北纬度数由赤道(0°纬线)向北逐渐增大,最大为90°;赤道以南称“南纬”记作“S”,南纬度数由赤道(0°纬线)向南逐渐增大,最大为90°;(精品文档请下载)
④ 赤道是地球仪外表最长的纬线,也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限,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2)、经线及经度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