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鉴赏复习》课例分析与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鉴赏复习》课例分析与思考.doc

上传人:雪雁 2022/5/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鉴赏复习》课例分析与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鉴赏复习》课例分析与思考
【摘要】送别诗在诗歌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经过考试分析下来,笔者发现学生对送别诗的意 象、意境及情感主旨等把握还是不到位。平时遇到送别诗不会归纳,且笼统地认为送别诗《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鉴赏复习》课例分析与思考
【摘要】送别诗在诗歌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经过考试分析下来,笔者发现学生对送别诗的意 象、意境及情感主旨等把握还是不到位。平时遇到送别诗不会归纳,且笼统地认为送别诗就表达一个主旨,即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笔者以《多情自古伤离别——中考送别诗歌鉴赏复时教学中的研究体会,就送别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及情感等方面,谈谈关于送别诗鉴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送别诗;鉴赏;复习;课例;意象;主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交通工具和通信技术都不发达的古代,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常常备酒饯行、折柳相送,有时还要作诗话别。清人沈德潜在其所编写的《唐诗别裁集》中共收录1900余首唐诗,其中有关送别的多达300余首,占了其中六分之一。可见送别诗在诗歌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其实,送别诗还可以细分。根据诗中情感因素划分可分为惜别、伤别、哭别、恨别等。按费洪根在《中国古代送别诗的分类》中所说,按送别的主被动关系,可以分为送别诗和赠别诗。前者指的是送行的主人作诗,写给离别的客人,这类诗歌数量最多成就也最大;后者正好相反,指的是辞行之人主动为送行之人而写的诗,李白就有很多这样的诗歌《金陵酒肆留别》《赠汪伦》等等。本文不对文中涉及的送别诗做细化的分类,统一按送别诗来讲。
一、以旧带新,归纳已学过的送别诗歌
苏教版语文中总共有四篇与送别有关的诗歌。但因为学个大概。所以我设计如下表格,作为前置性作业,帮助学生梳理已学过的知识。
当学生填完表格后,让学生根据此表思考:(1)这些诗歌的题目有什么特点?(2)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差别?这些题目其实是在帮助学生梳理送别诗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多情”的送别诗有个初步的印象。此时,绝大多数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基本上都可以做到言之有物。
二、抓意象,明意境,析情感
根据上文的表格,学生很快就能总结代表送别的意象:杨花(柳絮)、子规(杜宇、杜鹃)、明月、歧路、大雁、美酒、东门等。另外,学生还补充了柳、长亭、古道、南浦、津渡等课外送别意象。要注意的是,有的意象也可以用于别的类型诗歌中,例如杨花、子规、大雁等,在行旅诗中也常有见到。在抓住意象之后,根据意象点明意境。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意象、意境和描绘画面题往往会结合起来考。例如:“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用了什么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发挥想象联想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由前置性作业中的表格可知,此句诗用了“杨花”“子规”的意象。一般来说杨花象征着漂泊无依,有飘零之感;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常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此句诗营造的是低沉哀婉、伤感惆怅的意境。根据以上分析描绘出的画面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