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新闻专业实习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闻专业实习总结.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2/5/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闻专业实习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闻专业实****总结
2009年7月底到9月底,我在包头日报社实****了两个月。
第一次进晚报的时候,赵永峰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向我简单介绍了晚报的一些情况。他的随和,慢慢让我不再那么紧张,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好记者、好老师。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时还真是有点害怕,但我还是很坚定地告诉她:“不怕!让我去吧。”这是刘编辑给我的一个机会,也是我自己给我的一个机会。事实证明,我是可以的。那天早上,我早早地到市政府等候,给一位市纪委的赵老师打电话告诉她我是日报派来的记者,然后等车,然后再一起去包铝。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没问”。一开始刘编辑给我的纸条上是写清了去包铝的,但我根本没注意到,只知道是最后要去的那个地方,就抱着去哪无所谓的态度,反正是跟着别人。虽然并未因没看到“包铝”而误事,但是从住处到市政府,的确是走了很长一段路,如果我事先知道是去包铝的话,就可以少走不少弯路。所以,不清楚、不确定的时候,就多问,给自己一个“问”的机会,没人会因为你的多问而厌烦生气,哪怕问的问题真的很憋人,引起别人的不满,也要问,因为这总比你做错事情的好。
关于采访
关于采访,我们的不少专业书里都有着详细而系统的描述。新闻书上将采访步骤一一罗列,告诉你第一步要怎么样做,第二步要怎么样做,但真正实践起来,好像并不是按部就班就万事大吉的,它需要的是很多人性的东西。
总结了很多采访,包括会议性新闻,发现其中的规律,那就是关键人物的关键话语和批评报道性语言,是一定要记录下来的。在文章中如何引用被采访人的话语,如何把采访的信息变成背景,如何对第一、第三人称进行正确的转换,是有很大学问的。
尤其像我,几乎是第一次真正的实****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把要说的话都写在笔记本上,像开场白中的自我介绍及采访意图。有时走在路上的时候嘴里就开始念叨,念叨到时怎样介绍自己,怎样开场,怎样提问题,并假设他会怎么回答,从不同的回答中又能否找出不同的问题和亮点,尽量不让口误、忘词出现在采访过程中,这也是缓解紧张的一个好方法。每次进门前,我也都会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自己一定可以。每当一次采访成功结束时,我出了门便会大大地松一口气,给自己一点夸奖,一点鼓励。
赵老师还教给我如何把握循序渐进的发问节奏,那就是最重要的问题尽可能不要放在第一道。如此安排,是因为记者会在采访前做好准备,但被采访者往往是毫无预警的“被突击”。所以在采访刚开始的时候,先给被采访者一个缓冲的时间,先用一些简单问题让其先“热身”,制造时机让采访渐入佳境。而在问题的设置上,也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小到大的方式推进。这些在课本上都可以找到,只是用的时候,要灵活多变,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发现新的亮点。
另外,在完成采访后,要尽快完成稿件的撰写,以保证稿件内容的真实与准确,不至于过了段时间再写,还要问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当时被采访者是怎么说来着?”。而且尽快完成工作,不但能让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更会为自己高效的工作状态感到骄傲,累积自信。
一个人出去采访的时候,因为只知道采访对象的大体位置,总是会提前一些时候到,宁愿找到后在门外等一会,也一定不会错过了约定的时间。印象比较深刻的采访,有就“南宁‘训练营’邓森山的死亡”对著名心理学家李红霞老师进行的采访,有就活禽经营市场的管理对工商局王科长进行的电话采访,因为在采访之前我都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