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让学生从读中学
-------《小石潭记》五读法教学后的反思
咀头初级中学 梁耀辉
    散文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敏,语言优美,容易激发人们的情感,深受人们的喜欢,尤其是借景抒情散文更受人们的青睐.《小石潭让学生从读中学
-------《小石潭记》五读法教学后的反思
咀头初级中学 梁耀辉
    散文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敏,语言优美,容易激发人们的情感,深受人们的喜欢,尤其是借景抒情散文更受人们的青睐.《小石潭记》我已经屡次教过,今年我校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和学生们大胆尝试了一种以阅读为主的散文教学方法,并从中受益匪浅,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师生总结出五遍读书法的点滴经历.
一读知内容:
在借景抒情散文中,作家往往是寄情于景,以景传情,所以欣赏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时,《小石潭记》时,我要求学生找出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哪些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学生初读课文后,很容易找出了潭水、潭石、潭树、潭鱼等景物,然后结合明写“石"和暗写“石”的句子,让学生明白文中描写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进而明确作者描写的重点景物是“石”.
二读找特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深切感受到文章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地描绘和精心的刻画,这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事物“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化体会文章内容。所以在完成了《小石潭记》上一环节的学习后,我及时要求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学生很快归纳出潭水的特点是清澈见底,潭石的特点是构造奇特,潭树的特点是秀丽茂盛,潭鱼的特点是活泼得意,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气氛幽深冷寂等.
三读学表达:
语言美是散文的一大特色,体味散文语言,可对散文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化。《小石潭记》一文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且多用短句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为了学习散文的表达技巧,我布置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1、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多角度描摹景物,、变换观察的方法(仰视、俯视、平视等)和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多样。4、虚实结合,、运用恰当的动词、形容词和修饰语,以求一字传情等。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观察景物的才能。
四读悟感情: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阅读抒情散文时,要从详细的景物入手,抓景物的特点,令辉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我播放《高山流水》(古筝曲),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饱含感情的自由朗读,将柳宗元宦海失意的人生经历的资料提
供给他们,使学生懂得清脆的天籁之音、自在的鱼儿带给柳宗元淡淡的喜悦是短暂的,而空寂的环境、冰冷的石头勾起的浓浓的愁绪,才是他心头永远抹不去的痛。喜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喜是暂时的,忧才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