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

格式:doc   大小:42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沐雪 2022/5/2 文件大小:4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
1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兴旺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军事、科技教育〔班加罗尔〕等。
2、城市土地利用
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及城市的功能分区
②地租上下主要取决于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上下
名称
占地比重
区位特点
其他特征
住宅区
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
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开展的趋势
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商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局部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业区特点: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工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的一局部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地制宜
3、城市空间布局特点〔城市主要分布在〕:
①人口稠密、交通兴旺地区
②沿江、沿湖、沿海及河流交汇、 河流入海口
③交通运输枢纽
④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商品集散地、边境口岸
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效劳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中心地等级
效劳范围
数量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提供效劳职能的上下




高级




低级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
4
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农业开展
效劳业开展
剩余劳动力
工业开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城市化
社会经济开展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2、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3、城市化的新特点: 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城市化特点
原 因
兴旺
国家
起步早
工业化早
城市化水平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开展
中国

起步晚,开展快
独立后民族经济开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开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开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量土地被占用,大致耕地面积减少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资源短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2、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3、如何建设“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