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完善.doc

格式:doc   大小:73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完善.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3/7 文件大小:7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完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市场规制法授课学期 2011 学年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律硕士学号 2011011208 姓名陈卓任课教师付健交稿日期 2012 年6月5日成绩阅卷教师签名日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2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完善【内容摘要】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良好的的金融秩序, 是现代社会经济健康,分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历史上看,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初级的混业监管——分业有序监管——统一监管的由低级向高级逐步转变的过程。那么,如何正确的选择金融监管体制,并且如何加强金融监管工作才能是社会经济朝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尤其在我国经济建设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特别是在我过加入 WTO 后,该如何与国际接轨便成为一个问题。本文从金融监管体制的产生谈起,纵观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来分析我过的金融监管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以及面对加入 WTO 后该如何抉择。【关键词】金融监管: Financial supervision 混业经营: Mixed operation 分业经营: divided operation 一,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与问题通过观察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过程,经历了最初的混业监督——发展阶段的分业监督——直到现在的统一监督。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由低向高逐步渐进的发展历程之所以金融监管体制不断的变化,这是由于各国的经济环境,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甚至历史传统所影响的结果。我国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与历史传统面均与西方各国不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上册建筑必然影响了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1949 年我国成立后,为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照苏联的经济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全国只有一家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那么,很自然地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单一金融监管体制。这常常是发展中国家采用的模式,是中央集权制的体现。在金融体系中, 经营方式与监管体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经营方式决定了监管体制,监管体制也影响着经营方式的发展,当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化时,监管体制也要随之而变,才能满足金融发展的需要。自 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国自 1992 至2003 年分别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由此,形成了我国金融监管从单一集权制向分业监管过渡的局面。 3 1999 年11月,随着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正式签署,标志着美国近七十年之久的‘分业’经营模式已进入了‘混业’经营的新纪元, 西方大部分国家均采用混业经营与混业监管,而我国尚处在分业监管期。而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对金融机构的审批以及经营的合法性与规范性。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监管不够。主要是我国的金融监管将精力过多的集中于审批商业银行的风险大小,而对其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能力监管不够。还有,在风险监管之中,偏向于信用风险。而对于金融机构经营中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重视不够。 2. 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前的监管体制不健全,对于一个国家的监管体制来说,市场准入与市场退出有着一样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目前在市场退出方面的监管还比较缺乏。 3. 近年来网上交易的潮流已遍及全国。这就催生了不少的网络银行。随着大量网络银行的出现,金融市场出现了又一广阔前景,然而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