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

格式:ppt   大小:2,656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5/2 文件大小:2.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1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你还记得吗?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产者、消.64%  B.84%  C.16% D.52%
注: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3、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羌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如果在某段时间大象所同化的能量为m,则这部分能量中可以流入羌螂体内的约为( ) A. 0 B. 10%m C. 10~20%m D. 不知道
A
A
第12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多选)
A、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C、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并没有百分之百的从一个营养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那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呢?
第13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植食性动物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分析 P95
太阳能



生产者

分解者

呼吸作用

未利用
293




肉食性动物

微量





第14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输入到下一营养及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流入下一营养级)
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可循环利用.
1、各营养级生物会因呼吸作用而散失部分能量
2、各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3、生产者的残枝败叶、消费者的遗体、排泄物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并消耗。
那么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大约是多少呢?
第15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能量传递效率
根据“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
植食性动物


太阳能



生产者


肉食性动物

传递效率=
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本营养级的同化量
×100%
试计算:
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
20%
结论: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第16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身处荒岛上的你是先吃鸡再吃玉米呢,还是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再吃鸡····或者······
答:先吃鸡,再吃玉米。
第17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小 结
能量流动的起点:
能量流动的途径:
能量的变化情况:
生产者的能量来源:
分解者的能量来源:
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来源:
流入某营养级的能量是:
能量流动特点:
生产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主要来自太阳能
生产者和消费者
上一营养级
该营养级所同化的量
单向流动(不循环),逐级递减
第18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会是怎样的呢?
(注:底层为第一营养级所得的能量)
第19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能量金字塔
思考: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为什么?
答: 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
过4—5个营养级。
第20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想一想:
“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观点 可以理解为
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 )
B、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小,
个体数量也就减少
D
第21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数量金字塔存在吗?
思考题: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
一般是金字塔形;
有例外。
昆虫


如: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
注:能量金字塔永远是正金字塔形:数量或生物量(用质量表示)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但也有例外。
第22页,共2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