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让人又爱又怕的甜味
李惠明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引领全国人民游历了中国传统美食,也让“中国味道”香飘世界。“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鼻之
一方面,精制后的白糖纯度特别高,能到达101%以上,这就意味着其中几乎不含其他养分物质,只有大量能量。甜食吃多了,人就会因摄入能量太多而产生饱腹感,影响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长此以往,会导致养分缺乏、发育障碍、肥胖等疾病。
另一方面,白糖在体内的代谢须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以及缺钙、钾等养分问题。
养分调查还发觉,尽管吃糖可能并不干脆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促进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近视、佝偻病等发生。多吃甜食还会使人体血液趋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备功能。少年儿童过量食糖,或伤其齿,发为龋病。美国养分学家探究指出,爱吃甜食的孩子骨折率较高。
要完全拒绝吃糖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吃多少糖?答案是每天最好不要超过40克。
几乎全部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所以,对于喜爱吃甜点、饼干、零食、饮料的孩子和年轻女性来说,每天摄入 00克以上的白糖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养分学家们引荐的每日摄入白糖总量仅为30~40克,即不要超过每日摄入总碳水化合物的 0%。
30~40克的白糖是什么概念呢?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 5克, 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 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 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 0克……假如不加留意的话,30~40克糖的数量限制特别简单突破。
吃什么糖是可以选择的,假如盼望在甜食和安康之间找到平衡,最好吃以下几种糖。
红糖它也叫“黑糖”“褐糖”,含有较多的铁、钙、钾、镁等矿物质,具有很高的养分价值,而且有利于人体内酸碱平衡。中医认为,红糖有活血散淤、温中散寒等作用。但是红糖性温,经常上火、口干舌燥的人应当少吃。
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它们的热量很低,具有“调整生态平衡”的作用,有的被称为“双歧因子”,能促进体内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肠道致病菌和腐败菌增殖。
糖醇类甜味剂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等,甜度略低于白糖。它们能量低、不会引起龋齿、不提升血糖,属于安康甜味剂。但每天的食用量最好别超过20克,因为它们会促进肠道蠕动,过量食用能引起轻度腹泻。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引领全国人民游历了中国传统美食,也让“中国味道”香飘世界。“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鼻之所闻,舌之所尝,给味蕾延长了无限的可能。
民间常用醋泡花生来协助降压降脂,酸味不仅能去腥解腻,提升菜肴的鲜香,也给安康谱写了另一种定义;甜是人类舌尖最先感受到的味道,象征着喜悦和华蜜感,酸甜的碰撞让传统美食增加了别样的情趣;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中国人能吃苦,不仅是一种朴实的性格,也在餐桌上得到了印证;孔子晚年爱吃姜,或许因为他偏好姜的辛辣,更重要的是姜能解除腐肉中的毒素,唐代诗人韩愈被贬潮州,为了避除瘴疠之气,以生姜为主要食材,为潮汕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