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文档名称:

山田公路二标施工方案课案.doc

格式:doc   大小:1,101KB   页数:1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山田公路二标施工方案课案.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7/3/8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田公路二标施工方案课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概述第1节编制依据第2节工程概况第3节工程地质条件第4节交通条件第5节工程特点第6节主要工程数量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和管理目标第1 节施工组织机构第2 节管理目标第3 节项目经理部人员配置及施工队伍的调配部署第三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配备与供应第1 节主要机械设备表第2 节机械设备调运和布置第3 节主要材料供应计划第四章地面交通保障措施第五章总体施工部署第1 节施工总平面布置第2 节土石方调配运输 a) 机械设备进退场 b) 总体施工顺序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第1 节施工准备第2 节路基施工第3 节路面工程第4 节涵洞工程施工第5 节钢波形护栏施工方法第六节绿化工程施工方法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第1 节施工安排的原则及说明第2 节施工工期第3 节施工总进度计划第4 节劳动力需求计划第八章工程创优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第1 节工程创优目标第2 节质量保证体系和实施细则第3 节季节性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第4 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九章工期保证措施第1 节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第2 节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第十章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1 节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第2 节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第3 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概述 a) 编制依据⑴华岩镇山田公路改扩建工程二标段招标文件⑵华岩镇山田公路改扩建工程二标段招标提供施工图纸。⑶现行公路工程的相关规范及重庆市有关的建设文件。⑷工地现场考察情况。 b) 工程概况山田公路位于华岩镇, 山田公路起于华岩镇石岩村, 经云峰村至于华岩镇中梁山村(与沙坪坝区交界)公路全长 8150 米,拟按三级公路标准修建, 路基宽度为 米, 路面宽度为 米, 两侧硬路肩各 米宽,全线采用沥青混凝路面结构,二标段起讫里程 K3+~K8+150 全长 公里。本项目按山三级公路设计, 计算行车速度 30km/h , 由于受地形限制局部地段降为 20km/h 。本标段设平曲线 44个, 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 800 米2处,凹形 600 米一处, 最小平曲线半径为 R=30m ; 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R=600m , 最大纵坡 10% ,最小竖曲线最小坡长 60 米。 c)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实地调查及收集有关地质资料, 道路区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机械、人工抛填的素填土( Q 4ml) 、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Q ? 4el+dl )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 2s )砂泥岩组成,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 Q4) (1 )机械、人工抛填的素填土( Q 4ml) 浅褐~浅褐黄色, 成份由泥岩碎块石、粘性土, 硬质物约占 28~ 40% ,粒径 2~ 30cm ,结构稍密~中密、干~稍湿,均匀性差,属机械、人工抛填形成, 填龄 1~ 10 年不等; 该层主要分布于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乡村公路及居民区。(2 )粉质粘土( Q 4el+dl ) 褐黄色~褐灰色,成份由粘粒、粉粒组成,上部含植物根系。中部土质成份较均匀, 底部含风化岩屑, 水沟及鱼塘表层 ~ 呈软塑~流塑状,其余地段呈可塑状,厚度 ~ 。分布于道路区内绝大部份地段。在沟中农田处较厚,在斜坡地段较薄。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 下伏于第四系素填土、粉质粘土之下, 由砂、泥岩组成。 泥岩紫红色, 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 泥质结构, 厚层状构造, 含灰绿色砂质条带、砂质团块, 泥岩强度低, 易软化, 抗风化能力差。强风化泥岩厚约 ~ ,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破碎、碎块状, 岩质软。中等风化泥岩较完整,岩芯呈柱状。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 为场区内主要岩层。 砂岩浅灰色~灰白色, 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呈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强风化砂岩厚约 ~ ,风化裂隙较发育, 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砂岩强度较高, 岩芯较完整, 呈柱状,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 为场区内主要岩层, 与泥岩呈互层状分布,局部分布较厚。 水文地质条件道路区地层结构由人工素填土、粉质粘土和下伏砂岩、泥岩层组成。人工素填土结构松散~稍密, 属透(含) 水层; 砂岩裂隙不发育属弱透水层,粉质粘土、泥岩为隔水层。道路区属长期剥蚀丘陵斜坡地貌。斜坡地段地势较高, 贮水条件差, 基本无地下水, 在道路区地势相对较低处为农田、鱼塘, 粉质粘土分布较厚, 大气降水后多形成地表径流经冲沟向场外排泄, 少部份下渗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和基岩强风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