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
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一〕
孙唱
今日的春节期间,央视的一档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这档节目就是“中国诗词大会”9 页
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会想自己当时摇头晃脑背诵的样子,尤其是看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诗的时候,会不自禁的微笑起来。李煜写的诗全是“愁”“恨”“苦恼”,本不是能笑出来的意境,不过好玩就好玩在几年前的我竟然对这个“愁”很喜爱,不管是“离恨恰如春草”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挂在嘴边,此时此刻想来,小小年纪哪来这很多愁。倒应了辛弃疾的那首词“少年不识愁味道,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味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由看书而看过去,别有一番味道。
东坡先生说陶渊明的诗“初看假设散缓,熟读有奇趣”。而渐渐读《重温最美古诗词》,竟也非常好玩,书中的诗词应有尽有,田园之乐,国破之恨,报国之情,观景之怀,一一陈列于书中,但无一例外地,都夹杂着诗人或喜或忧,或恨或怒的困难心情。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人性就是这样,无论身居何职,无论身居何位,只要生于世上,便有种种感情,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假如真的没有感情,没有喜怒哀乐,那么这不是神就是一堆枯骨罢了。正因有种种情感,诗人们才能将这种情感施乎于艺,我们才能在千年之后的今日,走近那些被称之为“诗仙”、“诗圣”的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体会他们的喜与悲,爱与恨。
我想,于教师如此踊跃的传播传统文化,无非是让中国文化更好的开展下去,让多数的国人不要忘却传统,忘却前人所留下的漂亮语言。走进先贤的内心,倾听先贤内心的情感发声。恰如我们常说的,读一本好书,相识一个好人,会让人心胸开阔。是的,在这个喧嚣的年头,每个人都会遇到苦恼,遇到挫折,能从书中品尝先贤遇到磨难时的所为,未尝不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渠道去排解这些问题,恰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遇磨难而不消沉,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心胸开阔了,问题自然就不算问题了,人总归还是要淡泊一点,否那么“众鸟欣有托”,吾不爱吾庐,怎么可能欢乐呢。
不管一个人的文学底蕴究竟有多高,读两三本书,总归是好的。每天眉头紧锁,心有郁结之气,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会错误百出,莫不如去选上一本自己爱看的书读一读,欢乐了才会有进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三〕
谌丽红
我是一名采油女工,在闲暇之余有时翻阅了《重温最美古诗词》这本书,心中些许感受。于丹用诗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