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性.ppt

格式:ppt   大小:4,23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性.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5/3 文件大小:4.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性.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性
第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热带雨林带
第2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热带草原带
第3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性
第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热带雨林带
第2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热带草原带
第3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热带荒漠带
第4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5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第6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温带草原带
第7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温带荒漠带
第8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9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
成因: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
第1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P81活动 2(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第12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珠 穆 朗 玛 峰 垂 直 自 然 带
(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
(3)想一想,珠峰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
原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量大,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较北坡低
雪线
第13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雪线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区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以及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常年积雪的下界。
,气温高时雪线也高。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
4.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告诉要低。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
故北坡雪线高。
第14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 化更迭的现象
成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增加,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第15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
成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
第16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热量
水分
水热状况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海拔高度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地方地形、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洋流等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原、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第17页,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