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海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rozn 2022/5/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恩平市平东中学 梁娇贞
一、教学目的
1、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疏通并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海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恩平市平东中学 梁娇贞
一、教学目的
1、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疏通并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们在这样一个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而有一种海鸟,它喜欢在恶劣的天气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傲慢地飞翔,这种鸟它的名字是什么?对,是海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尔基的《海燕》,领略海燕的风采.
2、走近作者
高尔基,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出色的代表".二十世纪初,他的著名作品有《海燕之歌》《底层》《敌人》《母亲》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理解写作背景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选自1901年3月的“梦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当时的俄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展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降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 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4、齐读学****目的
5、预****检测: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ān( )蜒 呻 yín( )
fěi( )翠 chǔn( )笨
深 yuān( ) 胆 qiè( )
6、听录音,考虑以下问题:
1、按海面景象的开展变化,作者先后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2、海燕在不同的画面中,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文章构造
暴风雨将来之时 海燕“傲慢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 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即临之时 海燕以成功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7、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1、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朗读体会,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品味下面语句,说说它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傲慢地飞翔.
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
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