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详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详案.docx

上传人:bkeck 2022/5/3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详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滥竽充数》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逃",学会总是……,不要……而要……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滥竽充数"的意思.
4、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逃",学会总是……,不要……而要……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滥竽充数"的意思.
4、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滥竽充数”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打破方法:
通过让学生读,抓住重点词句来感悟,并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演南郭先生来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
师:上课前,请大家观看大屏幕,谁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演奏、吹奏、吹竽……
师:看来你们一定认真做了预习,动画里的人就是在吹奏古代的一种乐器——竽(板书)
师:谁能根据“竽”字来猜猜这种乐器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竽是竹子头
师:你真棒!你学会了用偏旁来猜字的意思.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吹竽有关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滥竽充数”
师:请同学们大声的把课题齐读两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谁滥竽充数?滥竽充数讲了一件什么事……
(点评语:你的问题提的很好,你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你的问题很有技术含量)这节里我们就围绕谁滥竽充数?共同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师:接下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完成任务的同学记得给老师一个信号。
2、指名读课文正音.
谁来读前两句话:“一齐”不要读成“一起“
谁来读第三句话:“竽眼儿”、一副、居然、俸禄.
谁来读剩下的句子:讲生字“逃”,逃是什么部?“辶”坐船旁的字,最后一句话中藏着一个生字,你们找到了吗?上了船才能逃走。
3、课文会读了吗?如今谁愿意准确地把课文读出来?
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听,并考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汇报交流.
写的是战国时期一个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在齐宣王时代,混在乐队里,而在齐泯王时代混不下去只好逃走走的事。
三、合作探究,悟寓意。
1、在这个故事里,南郭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在文中勾出描写南郭先生的句子。
2、谁来读读你勾的句子?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预设:学生可能一下子找到含有“混”和”装“的句子,全勾出来了吗?还有没有补充的呢?
3、想象训练,体会“混“
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女生来读读这句话。
从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生: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板书混)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会想什么方法混进来呢?
预设:生:(1)买一套士兵的衣服混进去(假设被卫兵拦住了,买通总管进去).
师:你很有方法、好主意、你很聪明。
4、他混进来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男生来读这句话(点评:读的真好)
他是如何演奏的?
预设:
(1)生找到“装样子“板书”装“(你能抓住重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