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渤海铁矿石大港谋变
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随着公司的发展,成本已经不是我们单一考虑的因素了,也要考虑港口的发货量。”
     为了运输铁矿石,他们找遍了北方的港口,从天津、青岛到日照等港口。但《现代物流报》表示,“目前各大港口都在扩建自己的铁矿石码头,重点钢铁企业向沿海布局的局面已经形成,铁矿石港口未来的竞争格局及到岸布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铁矿石以就近上岸、供应当地为主。同样曹妃甸港也以供应新首钢为主。”
    但他仍然认为,各大港口存在一定的价格或服务方面的竞争也是必然的结果。
铁矿石引发环渤海港口变局
水运报 2008-8-20
河北港口着力发展杂货码头,图为秦皇岛港散杂货码头。
坐拥我国最大的钢铁经济腹地,河北港口却由于无法满足腹地需求,一直将铁矿石运输市场“拱手让人”。随着铁矿石供需矛盾的加剧和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日益重视,铁矿石越来越成为渤海湾各港口的重要货种,渤海湾港口要想发展,铁矿石运输无疑成为了其中的关键。随着河北曹妃甸港的日益崛起、河北铁矿石运输动脉的打通,渤海湾港口的竞争格局也随之悄然生变。
发货量不足难填钢厂“大胃口”
    2007年河北的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超过全国总量五分之一。钢铁产量的迅猛增加,必然带来铁矿石的巨大的需求。就在这一年,河北省进口铁矿石6607.3万吨,占其需求量的45%左右,排在国内第一位。
     不少钢铁企业都表示,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大宗的铁矿石进口,运输成为其考虑的关键,河北钢铁工业吞食铁矿石的“大胃口”如骨牌效应一般的影响到了相关的港口行业。
    据河北钢铁企业原料进口部人士介绍,现在河北钢铁企业,基本上一次就要几万吨的铁矿石,运输成本显然就成为首要考虑的事,但河北港口“微薄”的矿石吞吐能力从来就没有满足河北钢铁行业的“胃口”。
    河北钢铁企业首先考虑到天津港,天津港的矿石运输成本无疑是最低,但随着企业对铁矿石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多,天津港的发货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目前,在河北钢铁企业眼中,成本已经不成其为单一考虑的因素了,同时也要考虑港口的发货量。
    为了便利铁矿石运输,在天津、青岛、日照等北方的港口几乎都有河北钢铁企业的身影,即使路途遥远,成本增加,河北钢铁企业也“舍近求远”?熏从没有考虑过河北的港口。
    据了解,目前对于进口铁矿石口岸,河北北部地区的钢铁企业主要选择天津港,而南部则更多选择青岛或日照港。
    据河北省货物外运调查分析,河北省60%—70%的外贸进口铁矿石经由天津港、青岛港接卸,从而大大增加了陆路运输成本。
    “河北钢铁工业缺乏低成本原料优势。”就河北钢铁工业未来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曾提出指导性意见:“河北省要把获得低成本原料的稳定供应作为今后提高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打破“一煤独大”格局  河北将夺回铁矿石货源
    河北省社科院区域经济专家陈同芳对此曾分析说,之前,河北港口的规模和业务量都不能与天津港、青岛港等形成竞争,业务结构过于单一。单一的煤炭运输码头并不能全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相反带来的污染还很大,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必须发展杂货码头,建设综合港口。
    目前,《河北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未来三年河北省将投入巨资建设综合性港口。中国最大的输煤港口群河北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的“一煤独大”格局将被打破,除了港口之间的分工定位不同外,集中向铁矿石等多领域拓展发力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点。
    在《规划》中尤其指出,曹妃甸港将发挥天然深水港优势,成为北方国际性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这意味着得河北将把已经流失的铁矿石客源抢回来。
    据了解,按照原来进口铁矿石大部分是先运至青岛港,然后再转运至公司周边港口后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至公司的情况来看,通过曹妃甸深水港口,唐钢进口铁矿石运输距离大大缩短的内陆运输成本可降低近25%。曹妃甸港将使河北的钢铁企业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而黄骅港也不示弱,今年6月18日下午6时许,装载着41540吨印度铁矿石的利比里亚籍“水晶海”号货轮卸载完毕,这是黄骅港首次接卸进口铁矿石。
钢铁企业沿海布局形成  港口激发新一轮竞争
    随着铁矿石之争拉开序幕,环渤海港口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河北港口的建设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却给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周边诸多“大哥级”港口也带来了挑战。
    “河北周边地区港口未来在铁矿石领域的竞争将是比较激烈的。”天津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刘军教授此前对媒体表示,目前铁矿石等原材料大宗商品成了各大港口的重要业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