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理解《红楼梦》;把握经典篇章情节、人物性格及反映的社会生活。
过程和方法:多读研读,从概括内容入手把握情节、从描写中解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人物性格中体会不慕虚荣,、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提醒封建末世危机(精品文档请下载)
3、层次构造:
第一部分01-03:鸳鸯、凤姐商量席间如何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04—09:刘姥姥席间被取笑的滑稽场面,令众人大笑。
第三部分10—11:鸳鸯、凤姐抱歉;刘姥姥道出原委,甘被取笑,讨贾母欢喜。
三、问题解析: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和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和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目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展了深重的谴责。(精品文档请下载)
2、事件要素:
时间:早上
地点:贾府秋爽斋的晓翠堂
人物:刘姥姥、凤姐、鸳鸯等
起因:凤姐、鸳鸯合谋取笑刘姥姥
经过:刘姥姥为讨老太太欢喜,也为了讨生活,成心出洋相。
结局:凤姐、鸳鸯赔不是。
3、人物形象简析:
1)刘姥姥:
1段语言描写既符合刘姥姥这个农家妇女见识短浅,看到大宅子、
大柜子后的惊喜,也表现了她憨厚幽默、精通世故的个性.
5段一句“姑娘放心”说明刘姥姥心知肚明,胸有成竹。
6段“叉巴子,比铁锹沉,拿不动"表现了刘姥姥语言符合农妇身份的机灵特点,夸大的话里道出了贾府的富庶和豪华,也表现了刘姥姥的幽默、幽默.(精品文档请下载)
7段“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母猪不抬头"表达了农妇的粗俗、幽默。
……不言发怔的举动正遂了凤姐、鸳鸯的捉弄之意。
8段:“鸡俊蛋巧蛋俊…”见得刘姥姥口齿伶俐,熟通世故,成心逗乐的活宝形象。
9段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准确的、也真实的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滑稽窘态,既小心翼翼,又憨态可掬;真实的表现了刘姥姥作为个体,擅长言谈、聪明伶俐、诙谐幽默的一面,也表达了作为农妇讨生活时,自卑、怯懦、无奈的一面。(精品文档请下载)
10段“金的银的……砒霜、毒死”等句侧面写出了贾府生活的奢侈,也暗示了农妇刘姥姥看到如此美味的饿象馋象,吃不到这样好的佳肴,毒死也心甘。(精品文档请下载)
11段“爱这行事,礼出大家,哪里话,哄老太太……"这些句子,道出所谓圈套的真相,既真又假。还是刘姥姥精通人间世故,既讨了生活,又讨了老太太欢喜,更契合了凤姐、鸳鸯意,可谓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精品文档请下载)
总之,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颖,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颖有趣!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和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著新颖无知,好奇多问,,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